当天晚上,我难得在招待所的“家”里没有接待任务,落得个清静。窗外的秋虫早已敛声息响,只有远处县城主干道上偶尔传来的汽车鸣笛声,划破这难得的宁静。茶几上摆着一盆马关乡党委书记林晓松下午送来的新花生,刚丰收的,颗粒饱满,还沾着些许湿润的泥土气息,那是一种混合着阳光和田野的芬芳。
我剥开一颗,褐色的外壳发出清脆的“啪”的一声,露出里面裹着淡红色种衣的花生仁,圆鼓鼓的,扔进嘴里嚼着,新花生特有的清甜瞬间弥漫开来,随后是坚韧的质地带来的咀嚼感,满口生香,很有嚼劲。
我习惯性地半躺在那个布艺沙发上,沙发承受体重时发出轻微的响声。
一边不紧不慢地吃着花生,一边看着那台十四英寸的电视机,屏幕上总像是蒙着一层薄薄的雾气,色彩不算鲜艳,但在这个信息相对闭塞的小县城里,它为群众了解县内动态和外界消息的重要窗口。
东洪电视台的新闻节目正在播放,第一条新闻就是关于东洪县县委书记丁洪涛。画面里,县委书记丁洪涛正在视察全县县城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
他步履稳健,时而驻足,伸手指点。县电视台的女播音员刘晓文,嗓音字正腔圆,又带着点东原本地话的柔和韵味,听着很舒服,像是一股滑润的暖流,缓解着新闻内容本身可能带来的某种紧绷感。
平心而论,刘晓文这姑娘形象确实比其它县台的主持人要亮眼不少,不仅仅是五官标致,更难得的是那种端庄大方的气质,有种说不出的大家闺秀般的从容与沉稳,在这小小的县城电视台里,显得格外出挑。
电视画面中的丁洪涛书记,一副忧国忧民、深入基层的形象。他沿着县城的几条主要街道——东洪大道、建设路、人民路——边走边看,不时停下脚步,对着一些卫生死角指指点点,表情严肃,眉头微蹙,语气凝重,对着身旁亦步亦趋的城关镇的向建民和朱峰说着什么。摄像机的镜头巧妙地跟随着他的手势。
镜头扫过之处,多是破损的路面和些许的垃圾,更刻意地囊括了县水利局、县供销社等几家县直单位陈旧的家属院外墙,墙面的红砖都显得有些风化,电线如蛛网般杂乱,以及周边杂乱的环境,在电视镜头有意无意的捕捉下,显得格外扎眼,与丁洪涛力图展现的“整治决心”形成了某种耐人寻味的呼应。
城关镇党委书记向建民和镇长朱峰一左一右紧跟在丁洪涛身后,脸上带着恭敬与专注,认真听着丁书记的每一句指示,不时心领神会地点着头,朱峰偶尔还会拿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快速记录几下,姿态做得十足。
画面里还有一个我不太熟悉的身影,那人长得白白胖胖,面庞圆润,虽然穿着一件看起来质地不错、价值不菲的黑色风衣,试图营造一种干练的形象,但风衣下摆依然掩盖不住微微隆起的肚子,那是长期浸淫于酒桌应酬的常见印记。他始终与丁洪涛保持着半个身位的距离,既显亲近,又不僭越。
我想起常务副县长曹伟兵之前跟我提过一嘴,说丁洪涛书记正陪着一位从光明区来的客商在县城考察,据说有些背景。
我心里暗道,看来这个面生的人,就是丁书记的“熟客”了。从丁洪涛与他交谈时略显随意的神态,丁洪涛对这位老板确实颇为重视,甚至带着几分不见外的亲昵,这种亲昵超越了通常的官商礼节。
我心想,丁洪涛书记在光明区和市交通局那边有些根底,认识几个有实力的老板也不足为奇,只是如此高调地带入本地新闻镜头,其用意就值得玩味了,明显的带着站台的意味。
这场景不由得让我想起不久前省纪委发来的两份内部通报。江州市的一位副市长是外地人,分管工程领域,刚开始还能保持谨慎,时间一长,他身边就逐渐围拢了一群形影不离的老板,这些老板无一例外,都是他以前主政那个县里的“老熟人”,号称“嫡系部队”。
结果搞得那个市里的一些重要工程项目,随处可见挂着外地牌照的汽车,以至于下面的干部私下都心照不宣,知道这些车的主人都是那位副市长带过来的“自己人”,水泼不进,针插不入。
最后,这位副市长未能抵挡住糖衣炮弹的进攻,东窗事发,锒铛入狱,大好前程毁于一旦,结局令人唏嘘。通报中的剖析深刻,教训深痛。我心里嘀咕,眼下丁洪涛书记和电视里那位副市长的前期做派,在经营“小圈子”、倚重“老关系”这方面,倒有几分异曲同工之“妙”,只是不知这“妙”的结局是否会相似。
钱的魅力确实巨大,它能撬动资源,也能侵蚀原则。领导干部也是血肉之躯,身处复杂的环境,离了钱有时候确实难办事,方方面面的关系需要打点,一些必要的“活动”也需要经费支撑。
看丁洪涛这劲头,如此积极地推动这项看似关乎民生、实则可能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怕是真遇到资金上的瓶颈,或者有了什么迫切的“需要”,不然也不会这么上赶着,甚至显得有些急切,连基本的程序都似乎想绕过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新闻画面切换,接下来提到了我前两天组织召开的那个化工产业协调会议的内容。屏幕上出现了我发言的镜头,虽然只是短短几秒。我一向不太喜欢在电视新闻上看到自己,总觉得那种被镜头框住的样子有些僵硬,不如平时自在。
于是,我没等这条新闻播完,就主动起身走到电视机旁,伸手调了台。旋钮转动间,屏幕闪烁,换到了正在播放《编辑部的故事》的频道。台词诙谐,场景热闹,这种轻松幽默的喜剧氛围,倒是很适合我此刻想要放松一下的独处夜晚。
剧情很吸引人,演员的表演也到位,但我斜靠在沙发上,眼睛看着屏幕,脑子里却像是有个不受控制的转盘,反复闪现着田嘉明的事件、化工厂规划、省制药厂落地以及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那一大摊子迫在眉睫的事务。
这些现实中的难题,沉甸甸地压在心头,让我实在没心情沉浸到电视剧那些轻松搞笑的情节中去。只觉得剧情越是热闹,反而越衬托出内心的纷乱与空旷。勉强看了十几分钟,只觉得索然无味,索性关了电视,让房间里骤然陷入一种被放大般的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