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结识物流达人,解决运输难题

货车测试订单顺利完成后,当天晚上我们与“快马加鞭”通过系统平台进行了视频通话。

视频接通后,出现在屏幕里的是一位四十岁左右的男子,穿着干净利落的工装服,身后是一间办公室,墙上贴满了路线图和运输记录。

“我是陈师傅,经营物流公司五年了,之前主要做城郊的果蔬运输。”他开门见山,“听说你这边仓储系统先进,产品品质也不错,我想看看有没有合作的可能。”

我微微颔首,把仓储中心的情况、产品类型、发货频率、目标市场等详细介绍了下,并展示了最近的销售数据和运输需求。

他听得认真,不时点头,最后说:“听起来前景不错。我可以提供三辆车专门跑你们的线,还可以根据发货量灵活调配车辆。”

我心中一喜,“那运费方面怎么算?”

他笑了笑,“我可以给你们优惠价,前提是你们能保证一定的发货量。另外,我也希望你们能在包装上做一些标准化处理,这样装卸效率更高。”

我毫不犹豫地答应,“没问题,我会让团队尽快落实。”

这次视频沟通非常顺利,双方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接下来几天,我们开始着手准备正式合同的签订事宜。

为了确保运输质量,我安排了几位熟悉流程的村民作为对接人,负责日常的打包、装车和验收工作。同时,我也在系统里申请了一笔能量值兑换的资金,用于初期的包装材料采购和人员培训。

柏舟则负责协调村里的人力资源,确保每次发货都有足够的人手支援。

一切都在有序推进,直到有一天,陈师傅突然发来消息:

“悦姐,我这边有个小问题,想跟你商量一下。”

我心里咯噔一下,“你说。”

“我这边的车都是燃油车,油耗比较高。你们那边能不能考虑建个临时加油点?或者至少附近要有加油站?”

我皱眉看了看地图,仓储中心附近确实没有加油站,最近的一个也在十公里之外。

“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一点时间解决。”我说,“不过你这边能不能先派一辆油箱容量大的车试试?我们也可以定期送油过去。”

他想了想,“行,那就先这么办。不过送油频率和方式要提前规划好,不然影响运输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