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几天,我们在实验田里开始了紧张的准备工作。我亲自调配药剂,严格按照系统给出的比例进行喷洒。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我还请来了张老再次指导。
“你们这配方不错。”他蹲下来看了看叶片,“不过光照时间还是要注意,别太贪图快长,影响口感。”
我记下他的建议,立刻调整遮阳棚的角度。
半个月后,第一批高端赤玉米成熟了。颜色比普通品种更深,颗粒更加饱满,咬一口下去,清甜多汁,连皮都能吃。
“这口感简直绝了!”李商人尝了一口后连连称赞,“云姑娘,你这要是推向市场,绝对能卖出高价!”
我笑着递给他一份样品:“那就拜托你帮我打开销路了。”
他爽快地答应下来,并提出可以帮我们联系几家高档酒楼和商行,做专供产品。
与此同时,我也开始着手品牌包装的设计。我们给这批高端产品取名为“悦禾”,寓意丰收与喜悦。包装采用环保材质,设计简洁大方,突出自然与高品质的理念。
为了让消费者更容易接受,我还策划了一场“品鉴会”,邀请镇上的达官贵人、富商以及美食家前来参观品尝。
那天一大早,基地就热闹非凡。我们准备了各种烹饪方式展示赤玉米的多样性:蒸的、煮的、烤的,还有用它做成的糕点和饮品。
“没想到普通的玉米能做出这么多花样。”一位穿锦袍的官员一边品尝一边赞叹。
“这不是普通的玉米。”我微笑着介绍,“这是经过特别培育和精心管理的赤玉米,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尤其适合老人和孩子食用。”
几位美食家当场就表示愿意为“悦禾”撰写推荐文章,发布在他们的社交平台上。
活动结束后没多久,订单就开始陆续涌入。不仅本地的商行下单,就连邻镇的酒楼也派人来洽谈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