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竞争压力,激发斗志

承安递来的炭笔还握在手里,我刚想说“好,再画五个太阳”,远处镇道上的尘烟忽然扬了起来。马蹄声由远及近,李商人的马车冲破夜色,直奔晒场而来。

他翻身下车时,脚步有些踉跄,手里攥着一张油纸,额角还挂着汗。林婶正要迎上去,他却直接看向我:“出事了。”

我放下炭笔,没说话。

“金穗礼盒,今天一早就在镇上铺开了。”他把油纸摊在石板上,上面是印着稻穗与祥云纹的盒子图样,“三大粮商联手推的,打着‘官荐秋礼’的名头,定价和咱们一样,包装比咱们还精致。”

老陶叔凑过去看了一眼,声音发紧:“这……这不是抢咱们的路吗?”

“不止是抢路。”李商人抬头,“他们说这是县衙点名采办的贡礼备选,酒楼茶肆都在传。现在镇上人都在议论‘金穗’,没人提‘共耕’。”

王家男人猛地站起身:“咱们三十盒还没送出去,他们倒先占了名头?”

我没动,盯着那张油纸看了很久。系统界面在脑海中悄然展开,调出“市场动态”模块。三日内镇集高端礼盒预售数据滚动浮现——金穗已接单一百二十份,预订量还在涨。

我转身走到石板前,拿起炭笔,在《共耕账册》旁边画了三栏。

“产量。”我在第一栏写下数字,“他们能调集五村稻源,咱们只有三十七亩共耕田。成本,他们有现成渠道,运费摊薄,咱们靠马车一程程送。这两样,咱们拼不过。”

众人沉默。

我在第三栏写下“情感附加值”五个字,顿了顿,又加了一行小字:“农户名字、耕作故事、孩子手绘太阳。”

“但他们拼的是钱,咱们拼的是命。”我说,“他们盒子再漂亮,装的也是别人田里的米。咱们这三十盒,每一粒都是晒场上的人一粒粒筛出来的。”

林婶低声问:“可人家有‘官荐’,咱们拿什么争?”

我盯着墙上的三栏大表,忽然想起昨夜老陶叔扛来那袋头茬米时的眼神。想起赵家妇人说“闺女出嫁没陪嫁好米”的愧疚。想起王家男人说“我姐要是知道这盒米是大家一块做的,病都能好一半”。

这些话,没写在账册里,却刻在每一盒“共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