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市场趋势,引领风尚

他沉默了一会儿,低声说:“可万一他们都学会了呢?”

“那就说明,这路真的能走通。”我看向他,“咱们要的不是独一份的生意,是让更多人相信,认真种地也能活得体面。”

李商人忽然笑了:“你这是要把种地变成一门学问。”

“本来就是。”我取出昨晚刻好的竹简册,封面上写着“观澜准则v1.0”。“第一批五户人家会作为认证种植点,包装上打编号,扫码能看到全程数据。不符合标准的,不能用这个名字。”

他接过竹简,手指摩挲着刻痕:“你要让‘观澜’变成一块招牌?”

“是门槛。”我说,“想进这个门的人,得先学会怎么走路。”

他低头想了想:“那些小商户怎么办?他们没设备,也没人教。”

“所以要有分级。”我打开系统后台,调出新的合作模型,“初级代理只能卖基础观赏植,比如夜露草、星点兰这类易养品种;想要上架月华莲,必须通过两次培训考核,还要接受不定期抽检。”

“要是不合格?”

“取消资格,公示原因。”我指了指铜牌样品背面的溯源码,“诚信得看得见。”

李商人坐在那儿,久久没动。最后他问:“你不怕把自己逼得太紧?”

“怕。”我承认,“但我更怕有一天,别人提起‘观澜’,只会说‘哦,那个被做烂了的名字’。”

屋外传来脚步声,是运输组的老赵送来了新一批竹篾筐。他站在门口,听见了最后一句,插话说:“我家婆娘今早还问,能不能报名学这个‘准则’。她说,要是能把后院那块地用起来,每月多挣几百文,日子就不那么紧了。”

我点头:“明天就开始登记。”

顾柏舟走到我身边,拿起那份准则册翻看了一遍。“后山那片地,我已经量过了。”他说,“够建三个标准温控区。要是人多了,还能再扩。”

“嗯。”我把笔递给他,“你负责整地和基建,技术这块我来带。”

李商人站起身,把竹简小心收进行囊。“订品会还有四天。”他说,“我现在回去改请帖内容。不写‘邀请赏花’,改成‘共议观澜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