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从百叶窗的缝隙中斜切进来,在操作台表面投下细长的光条。程楠的手指还停留在键盘上,指节泛着微微的青白。
终端屏幕已经黑了下去,数据传输完成,但那种连接感却迟迟没有消散。他能感觉到,某种东西正在另一端等待——不是归墟那种冰冷而精确的能量波动,而是更像……人类的意识残留。
“你真的要这么做?”女娲的声音在静默中响起,比以往更加低缓。
程楠没说话,只是将手掌从键盘上缓缓移开,目光落在一旁的实验记录本上。纸张边缘已经有些卷曲,墨迹也因频繁翻阅变得模糊不清。这是他们最早的破解武器设计草图之一,上面还有陈星画的几个潦草表情符号,用来标注关键节点的风险等级。
他轻轻合上笔记本,站起身来。
“走吧。”他说,“测试得开始了。”
实验室的灯光随着他们的脚步声亮起,仪器发出轻微的嗡鸣,像是刚从沉睡中苏醒。赵敏已经在主控台前等着,手里握着一杯早已凉透的咖啡。
“信号同步的数据还在跑。”她抬头看了眼程楠,“不过女娲说,它发现了一些……不太对劲的地方。”
“比如?”程楠走到控制台前,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桌角的一道划痕——那是去年一次系统过载时留下的。
“比如,归墟的能量曲线开始模仿我们的反馈模式。”赵敏把平板转过来给他看,“你看这段波形,它的频率变化和我们昨天发送出去的信号几乎一致。”
程楠盯着那串曲线,眉头越皱越紧。他当然注意到了。不只是频率一致,连震荡幅度、衰减节奏都像是被刻意复制了一样。
这不是巧合。
“也就是说,”他低声说,“它在学我们?”
“至少是在尝试理解我们的行为逻辑。”赵敏顿了顿,“问题是,它为什么要这么做?”
没有人回答。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近乎凝固的紧张感,只有服务器运行的风声在背景里持续作响。
“继续测试。”程楠最终开口,“先不管它是不是在学我们,我们要确保这玩意儿能在战场上顶得住。”
他走到测试舱前,透过玻璃看着里面那件刚刚完成升级的破解武器。它看起来依旧像个普通的金属立方体,但内部结构已经被重新编排过无数次。每一次调整,都是为了让它在面对未知能量场时,能够更快、更准地做出反应。
“准备第一组高频干扰模拟。”他对控制室内的技术人员说道。
“频率范围设定为 1.2 到 3.8 赫兹,持续三十秒,输出强度逐步提升至极限值。”
“收到。”
随着指令下达,整个实验室的空气仿佛都被压缩了一下。设备启动的瞬间,测试舱内的光线微微扭曲,仿佛有看不见的力量正在搅动空间本身。
突然,监控屏幕上跳出一个红色警告框:
【异常响应:系统出现自我修正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