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穿透实验室的百叶窗,在地板上划出一道道金线。程楠站在主控台前,看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像是某种未知语言的脉搏。
昨夜的波动已经过去六小时,但那种“被注视”的感觉,依旧萦绕在脑海深处。
“女娲。”他开口,“系统最终模式准备就绪了吗?”
“防御模块已进入待命状态。”AI的声音平稳如常,“但我建议你再确认一次核心协议。”
程楠没有回应,只是将手掌按在验证终端上。随着虹膜扫描完成,一串复杂的启动序列开始运行,整个实验室的灯光微微一闪,仿佛空气都变得沉重了些。
“陈星?”他转头看向角落的工作站。
“正在做最后的校准。”陈星的声音从一堆显示器后传来,手指飞快地敲击键盘。“不过……有些不对劲。”
程楠皱眉:“什么问题?”
“这段代码。”陈星调出一段程序,“它不属于我们任何一个人写的模块,也不是女娲的标准架构。但它嵌入了系统的核心逻辑层,就像……一个隐形的开关。”
程楠走过去,盯着屏幕看了几秒,脸色慢慢沉了下来。
“能删掉吗?”
“可以。”陈星点头,“但我不确定它的存在是否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如果它是归墟留下的……那它可能不只是个‘漏洞’。”
两人沉默了几秒,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说不清的压力。
“绕过它。”程楠低声说,“用备用协议强行启动。时间不多了。”
陈星没再多问,直接执行了操作。系统短暂地卡顿了一下,随后恢复了正常运转。
“防御模式启动倒计时:五分钟。”女娲的声音响起。
与此同时,模拟测试室内的护盾发生器嗡鸣作响,一圈圈淡蓝色的能量波缓缓展开,如同湖面泛起的涟漪。
“能量输出稳定。”监控员汇报,“但护盾维持时间仍低于预期值。”
程楠走进测试室,目光落在中央的调制器上。这是他们花了数月时间才重新设计的核心部件,也是连接湮灭器与护盾的关键节点。
“调整共振频率。”他对技术人员说,“参考昨天脑波实验中的异常波动数据。”
“这可能会导致相位错乱。”有人提出异议。
“那就让女娲来计算同步参数。”程楠语气坚定。
几秒钟后,女娲的声音响起:“我可以提供临时算力支持,但需要牺牲部分推理模块作为代价。”
程楠愣了一下。
“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