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小孙旷工

杨福平觉得还是不介入小朋友的争斗比较好。

就听弟弟继续说道:“咱娘看我没事儿,就说家里也没啥让我干的,干脆让我来店里,有活干活,没活等你一起回家。”

杨福平心里一暖,这是当娘的不放心,冬天天短,天黑回家,兄弟俩有个伴儿。

老钱阴阳道:“哎呀,真是兄友弟恭啊!”

杨福安听的懂:“是吧,我爷在的时候也天天这么夸我!”

老钱······

三人正说着,二平气喘吁吁的冲了进来:“福平哥,不好了,小孙家里出事儿了!”

杨福平站起来安抚道:“别着急,慢慢说,到底是怎么了?”

二平急的抓耳挠腮:“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我们那片儿胡同放贷的刘歪嘴,这会儿就在小孙家坐着呢,说是快过年了,让还钱,不换就让他把妹子寻个好去处抵账。”

这话一出,老钱也坐不住了,径直站起来说道:“走,咱们一起去看看,看看有回转的余地没有。”

刘歪嘴跟同是放贷的老马还不一样。

老马讲究个和气生财,轻易不把人往死里逼。

据说是因为要积德,大大小小仨媳妇生了八个闺女,没见一个带把的,都快凑成九女拜寿了。

不过只是不伤人,欠的钱少一分都不行。

真有那还不起的身子骨精壮点儿的,老马就找个工头过来,让欠债的跟人签长契,去正阳门车站卸车去。

四九城的煤虽说多是京西门头沟跟房山那片儿拉来的,也有用火车运来的冀省的煤块儿。

工头一分钱工钱不发,只管饿不死,就这么干上个几年之后,身子骨熬垮了,钱也够本了。

要是撑不到钱还完,那是自个儿时运不济,不能怪老马苛责。

再不济,家里有几个妞子,甭管好看不好看,大点儿的,送到胡同里去伺候姐儿,也是签的长契,至于耳熏目染的愿不愿意“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那就见仁见智了。

小点儿的给找个养母养父,也能挣上笔离娘费,至于养母养父要这么个干女儿是过去享清福还是怎么滴,老马就管不着了。

反正人家手上没沾血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