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封 指尖绒花寄情

在这温柔的轻抚下,她那原本执拗的性子,就像冬日里渐渐融化的积雪,慢慢地消融了……

于是,我们重新坐定,在我的指导下,小心翼翼地调整着颜料的比例。

每一滴颜料落下,都仿佛带着我满满的期待,融入那盆清水中,与丝线慢慢交织。

她则在一旁全神贯注地摆弄着铜丝。她的手指如同灵动的舞者,在铜丝间轻盈地跳跃、穿梭。

只见那纤细的铜丝在她的巧手下逐渐弯曲、扭转,不一会儿,一个栩栩如生的含苞待放的花朵造型便呈现在眼前。

那精致的花瓣仿佛微微颤动着,随时准备迎接春风的轻抚,绽放出绚烂的花朵。

我不禁惊叹出声:

“哇,简直太神奇了!这简直就是一朵即将盛开在指尖的生命之花呀!”

她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温柔而明亮的光芒,脸上露出一抹腼腆又自豪的笑容:

“这不过是个开始,还得靠你调出完美的颜色,才能真正赋予它灵魂呢。”

随着制作的绒花越来越多,小小的阳台渐渐变得拥挤起来。

那些绒花,像是一群渴望阳光的孩子,紧紧地挨在一起。

然而,这也带来了新的难题……

由于空间有限,绒花相互挤压,原本挺括的花瓣被压得歪歪斜斜,失去了原本优雅的姿态;

通风不畅,更是让部分绒花干得十分缓慢,原本鲜艳的色彩也渐渐变得黯淡无光,像是被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失去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

她焦急地在阳台上来回踱步,眼眶渐渐泛红,急得声音都带上了哭腔:

“这可怎么办才好呀?这么多绒花,再这样下去,之前的心血都要付诸东流了!”

她停下脚步,无助地望着我,眼神里满是担忧与失落。

我微微皱着眉头,目光在阳台上四处巡视,思考良久。

突然,我眼睛一亮,兴奋地一拍手:

“有了!我们可以利用阳台的高度空间,分层晾晒绒花。把那些对通风要求高、容易干的绒花挂在上面,下面则放置那些不太容易干的。

这样既能充分利用空间,又能保证每一朵绒花都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

说着,我便立刻行动起来,找来了一些废弃的衣架和绳子,开始动手搭建分层晾晒的架子。

她见状,脚步匆匆赶来搭把手。

我这边专注地稳住架子,让它端端正正地立着;她则在一旁,轻轻捧起绒花,动作轻柔得如同呵护一只脆弱的蝶,小心翼翼地将绒花挂上架子。

在这忙碌的间隙里,我们的手不经意间屡屡触碰。

偶尔,我们的目光交汇,那一刻,时间仿佛悄然停驻。

我们相视而笑,那笑容恰似春日里盛开的繁花,明媚而温暖;又似夜空中闪烁的星辰,璀璨而坚定。

笑容里盛满了对彼此的信任与鼓励,无需言语,一切尽在不言中 。

随着架子搭建完成,绒花们被有序地挂在了不同的层次上。

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在绒花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

看着重新焕发生机的绒花,我心里满是喜悦。

然而,在制作绒花的过程中,我们也并非总是一帆风顺,也有过激烈的争吵。

有一次,为了设计一款参加比赛的绒花造型,我们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我跟她说:

“我琢磨着啊,就用传统的凤凰造型。绒花历史悠久,凤凰造型那可是能把它的文化底蕴都给体现出来。

就像那句诗说的‘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以前那些诗词里,凤凰造型老是和女子漂亮的打扮搁一块儿呢,在绒花艺术里,这也是经典得不能再经典的题材了。”

她却摇摇头,反驳道:

“我觉得吧,设计一个从现代抽象艺术那儿找灵感的造型更好。现在的年轻人啊,对那些新鲜玩意儿可感兴趣了,这么做能把更多年轻观众的目光给吸引过来呀。”

我们各执己见,互不相让,激烈的争论让原本温馨的阳台气氛变得紧张起来。

我气得满脸通红,提高音量说道:

“绒花是传统文化的瑰宝,只有传统造型才能展现它的魅力和价值!”

她也不甘示弱,情绪激动地回应:

“但如果不创新,不与时俱进,绒花迟早会被时代淘汰!”

说完,我赌气地转身走进房间,“砰” 的一声关上了门。

我扑倒在床上,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

我满心委屈,觉得她根本不理解我对传统文化的执着。

过了很久,房间门被轻轻敲响。

我抹了抹眼泪,没好气地问:“谁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门外传来她温柔又带着一丝愧疚的声音:“亲爱的,我想和你好好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