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南方的行动力

当西北基地通过组织渠道、以相对传统的方式表达着对灾区的牵挂时,在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一股由市场催生、更具效率和个人能动性的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行动起来。林向洋,这位在商海中几经沉浮的民营企业家,其反应比体制内的哥哥更为迅疾和直接。

九江大堤决口的新闻画面,同样深深刺痛了林向洋。但与父兄那种沉郁的忧思不同,他几乎是瞬间就从震惊中切换到了行动模式。商人的敏锐让他立刻意识到灾区最需要的是什么——不是遥远的同情和缓慢的流程,而是实实在在、立即可用的救援物资和高效的配送!

他没有等待任何号召或指令。新闻播出后不到一小时,他就已经抓起了办公桌上的电话,第一个拨通了深圳市工商联副主席、也是他生意上往来密切的王会长的号码。

“王会长!新闻看到了吗?九江决堤了!”林向洋的声音急促而有力。

“看到了!惨啊!正在想怎么组织一下……”王会长在电话那头回应。

“别等了!现在就动起来!”林向洋语气果断,“我建议,我们工商联立刻牵头,联合几家有实力的会员企业,成立一个临时救灾物资协调小组!我带头捐一百万现金用于采购急需物资,另外,‘向荣地产’的仓库可以免费作为临时集散点!”

他的提议与王会长的想法不谋而合。在重大灾难面前,新兴的民营企业家群体展现出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度的组织效率。工商联这一兼具官方背景与民间活力的组织,成为了快速凝聚商业力量的核心平台。

决定一经做出,强大的执行力便显现出来。林向洋一方面让公司财务立刻准备捐款,另一方面,他凭借多年经商积累的人脉和渠道,开始疯狂地打电话。

“李总!我林向洋!对,洪水的事!你那边不是做水上用品贸易的吗?冲锋舟!对,要质量好的,能立刻调集多少?十艘?好!我全要了!钱不是问题,立刻送到我公司仓库!”

“张厂长!救生衣!有多少要多少!对,应急!”

“刘经理,你是做医药代理的,抗生素、消毒水、绷带……列个单子,按最大量给我备货!”

“食品公司的老周吗?方便面、饼干、矿泉水,立刻组织货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