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星盟纪元·炽焰燃星

密统帝国 陛尊居士 11838 字 4天前

星盟纪元十年,火焰星系的“炽焰文明”战舰穿过星门枢纽时,舰身裹挟的淡红色恒星能量,在水晶城邦的星空中划出一道温暖的轨迹。这支由五艘“熔火舰”组成的舰队,舰身覆盖着耐高温的熔岩合金,舰首的能量炮泛着柔和的橘色光芒——与暗晶文明的侵略性暗能不同,炽焰文明的恒星能量带着蓬勃的生机,是宇宙中最纯粹的“创造性能量”之一。熔火舰的舰体设计充满了火焰星系的独特美学,舰身布满如同熔岩流淌般的纹路,在星海能量的映衬下,纹路中流淌着淡红色的光晕,既没有暗影战舰的狰狞,也没有部分高科技战舰的冰冷,反而透着一种源自恒星核心的厚重与温暖。

舰队抵达水晶城邦外围时,并未直接驶入,而是在指定停泊区缓缓降落,舰身释放的恒星能量自动收敛,避免对周围的水晶建筑造成能量干扰。这一细节被议事大厅内的星盟理事会成员看在眼里,米凡微微点头,心中对这个远道而来的文明多了几分好感——一个懂得尊重他人的文明,必然拥有成熟的文明底蕴和和平的发展理念。

水晶城邦的居民们纷纷登上高处,好奇地注视着这五艘奇特的战舰。孩子们指着舰身流淌的红光,兴奋地欢呼;老者们则捋着胡须,眼中带着审视与期待。自从暗晶文明被击退,星盟进入高速发展期,但能源短缺和极端环境星球改造的难题,始终如同两块巨石压在所有成员的心头,炽焰文明的到来,或许正是破解困境的关键。

一、恒星之礼,和平共鸣

炽焰文明的代表“炎煌”,是一位周身燃烧着淡红色能量火焰的高大战士。他的身高接近三米,身躯如同锻造而成的钢铁,肌肉线条流畅而充满力量,能量火焰在他的体表缓缓燃烧,却不会灼伤衣物或周围的物体,反而散发着恰到好处的暖意。他的面容轮廓分明,眼眸中跳动着如同恒星内核般的橘色光芒,透着沉稳与睿智,丝毫没有侵略性的戾气。

炎煌登上水晶城邦的议事大厅时,步伐沉稳,每一步落下,地面的水晶地砖都会泛起淡淡的红光,随即快速消散,仿佛是恒星能量与水晶能量的短暂共鸣。他手中捧着一块拳头大小、悬浮在空中的“恒星核心碎片”,碎片通体呈橘红色,内部仿佛有岩浆在缓缓流动,散发的热量让周围的空气微微扭曲,却未对任何人造成灼伤——这是炽焰族对和平的无声承诺,也是他们文明能量掌控力的直观展现。

议事大厅内,星盟理事会的核心成员悉数到场,浪鸣长老、雷萨、艾拉以及各个核心文明的代表都目光灼灼地注视着炎煌手中的恒星核心碎片。水晶城邦的议事大厅由顶级晶灵水晶搭建而成,能精准感应并传导各类能量,此刻,碎片散发的恒星能量已经与大厅的水晶能量产生了微弱的共振,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和谐的能量波动。

二、三位一体,能源新局

“炽焰族世代守护火焰星系的三颗恒星,掌握着恒星能量的转化与运用。”炎煌的声音如同燃烧的岩浆,低沉而有力,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厚重感,在议事大厅内回荡。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位成员,眼中满是真诚,“火焰星系远离星海核心,数万年来,我们独自抵御着暗能余孽的零星侵袭,守护着恒星的稳定运转。直到百年前,我们的恒星观测站捕捉到星盟的晶能-本源共振网络发出的能量波动,那股充满和平与共生的气息,跨越数万光年,深深吸引了我们——这正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文明共同体。”

他顿了顿,缓缓将手中的恒星核心碎片放在议事台中央。碎片接触台面的瞬间,立刻与台面上镶嵌的星盟和平徽章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淡红色的恒星能量从碎片中涌出,与和平徽章散发的七彩本源能量相互缠绕、交织,最终形成一道螺旋状的光带,在议事台上方缓缓旋转,光芒柔和却充满力量。

“这是我们的诚意。”炎煌抬手示意众人关注光带中的能量流转,“恒星能量是宇宙中最稳定、最充沛的创造性能量之一,它能与星盟现有的晶能、生物能源完美融合,形成‘三位一体’的稳定能量结构。这种融合能量不仅能将星盟现有武器、防御设施的能量输出提升三倍,更能为那些环境恶劣的寒冷星球提供永久热能,逐步改造星球生态,使其成为宜居家园。”

三、全票通过,星树焕彩

米凡看着光带中流转的三种能量,眼中满是振奋,他站起身,目光扫过理事会成员,语气难掩激动:“炎煌代表的话,相信大家都已经听到。星盟成立至今,虽然团结了五十二支文明,但能源短缺始终是制约我们发展的最大瓶颈,尤其是偏远星系的防御设施因能量不足难以升级,冰原、冻土等极端环境星系更是无法实现大规模殖民。炽焰文明的加入,带来的不仅是恒星能量技术,更是星盟突破发展瓶颈的契机!”

他指着议事台上方的能量光带,继续说道:“我们可以立刻组建联合技术团队,由炽焰族的工程师主导,晶灵族、地球联邦、星鱼族等文明的技术人员配合,联合研发‘恒星-晶能共振炉’。一旦研发成功,我们可以在各个星系批量建造,让每一颗星球都能拥有清洁、高效、稳定的能源核心,彻底解决能源难题的同时,加速极端环境星球的改造进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米凡的提议得到了理事会成员的一致认同。浪鸣长老率先表态:“星鱼族的潮汐能量与恒星能量或许能产生特殊的协同效应,我们愿意派出最顶尖的能源工程师加入联合团队。”雷萨也点头说道:“绿藤族的生物能源技术可以为能量融合提供稳定的缓冲,我们会全力配合研发工作。”艾拉则补充道:“晶灵族可以提供最先进的能量传导与控制技术,确保共振炉的安全稳定运行。”

最终,理事会全票通过炽焰文明的加盟申请,炎煌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庆典当晚,水晶城邦张灯结彩,五十二支文明的代表齐聚星盟之树广场,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性的时刻。炎煌手持恒星核心碎片,走到星盟之树的根部,将碎片缓缓嵌入树干上预留的凹槽中。

碎片嵌入的瞬间,淡红色的恒星能量如同溪流般顺着根系快速蔓延,原本只泛着淡绿(生物能源)与金色(晶能)的树叶,瞬间多了一层温暖的橘色光晕,三种颜色相互交织,在夜色中绽放出璀璨的光芒。星盟之树轻轻摇曳,叶片发出细微的沙沙声,仿佛在欢呼新成员的加入——这是它第一次吸收三种核心能量,象征着五十二支文明真正实现共生共荣,星盟的发展进入了全新的纪元。

四、冰原筑炉,能量破晓

随后的半年里,炽焰族的工程师与星盟联合技术团队全身心投入到“恒星-晶能共振炉”的研发中。研发基地设在水晶城邦的核心区域,炎煌亲自担任总工程师,他将炽焰族传承数万年的恒星能量转化技术倾囊相授,从能量提取、过滤、压缩到融合、传导,每一个环节都亲自指导,确保技术的精准落地。

晶灵族的艾拉带领团队负责能量控制模块的研发,他们利用晶灵水晶的高传导性,设计出多层能量缓冲装置,有效避免了恒星能量与晶能融合时可能产生的能量暴动;地球联邦的量子技术专家则研发出新型能量储存单元,能将融合后的能量高效储存,且储存密度提升了五倍;绿藤族的生物工程师们则培育出特殊的“能量缓冲藤”,植入共振炉的核心区域,进一步提升能量融合的稳定性;星鱼族的潮汐能源专家则优化了能量输出端口,让融合能量能根据不同需求灵活调整输出功率。

经过无数次的实验与调整,首台“恒星-晶能共振炉”终于研发成功。技术团队一致决定,将首座共振炉建在环境最为恶劣的冰原星系——这里距离星海核心遥远,能源匮乏,星球表面被厚厚的冰层覆盖,平均气温低至零下两百摄氏度,除了少数耐寒生物外,几乎没有生命迹象,是星盟极端环境星球改造的重点目标。

施工团队乘坐工程舰抵达冰原星系的主星“冰焰星”,在星球的北极区域开始搭建共振炉。炽焰族的工程师们负责核心部件的安装,他们操控着恒星能量,将巨大的熔岩合金部件精准拼接,每一个接口都严丝合缝;岩晶族的工程队则负责地基建设,他们利用星岩能量加固地层,确保共振炉能抵御星球的极端气候;绿藤族的施工人员则在共振炉周围种植能量缓冲藤,形成天然的能量防护带。

三个月后,首座“恒星-晶能共振炉”正式建成。这座高达百米的建筑通体由熔岩合金与晶灵水晶打造,顶部装有巨大的恒星能量接收装置,如同一个张开的能量漏斗,能持续吸收宇宙中的恒星辐射能量;底部则连接着密密麻麻的能量管线,如同蛛网般延伸向星球的各个区域。

五、热能涌动,冰封复苏

共振炉启动仪式当天,米凡、炎煌、浪鸣长老等核心成员亲自到场。炎煌站在控制中心的操作台旁,双手放在能量感应面板上,眼中的橘色光芒愈发浓郁。“恒星-晶能共振炉,启动!”随着他一声令下,双手注入浓郁的恒星能量,面板瞬间亮起,共振炉的核心区域开始发出轰鸣。

淡红色的恒星能量从顶部接收装置涌入,经过内部的过滤、压缩模块后,与储存的晶能、生物能源完成融合,形成三色交织的稳定能量流,顺着底部的管线快速蔓延。能量管线所过之处,地表的冰层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融化,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原本坚硬的冰面出现一道道裂痕,融化的冰水汇聚成溪流,朝着低洼处流淌。

控制中心的屏幕上,实时显示着星球的温度变化——启动前零下两百一十摄氏度的极端低温,在共振炉启动一小时后,核心区域的温度已经升至零下一百摄氏度,且仍在持续上升。炎煌看着屏幕上的数据,脸上露出笑容:“按照这个速度,三个月内,冰焰星的平均温度就能升至零下五十摄氏度,达到耐寒植被的生长标准;半年后,核心区域温度可升至零上五摄氏度,具备初步宜居条件。”

米凡看着窗外逐渐融化的冰层,心中满是感慨。曾经寸草不生的冰封星球,因为恒星能量的注入,终于迎来了复苏的希望。他转头对炎煌说道:“炎煌首领,感谢炽焰文明为星盟带来的改变。冰焰星的改造成功,只是一个开始,未来,我们将在更多的极端环境星球建造共振炉,让星盟的每一寸土地都能焕发生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六、植被破土,生机蔓延

共振炉持续运转,冰焰星的生态环境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融化的冰水汇聚成湖泊、河流,原本干涸的地表变得湿润;恒星能量与晶能、生物能源交织形成的能量场,笼罩着整个星球,为生命的孕育提供了适宜的条件。星盟的生态团队早已准备就绪,他们乘坐飞船,在融化的土地上播撒下经过基因改造的耐寒植被种子——这些种子融合了绿藤族的快速生长基因、晶灵族的能量吸收基因,能在低温、高能量环境中快速发芽生长。

第一批种子播撒后的第七天,生态团队的成员在监测点惊喜地发现,冰层融化后的土地上,已经冒出了细小的绿色嫩芽。嫩芽通体呈淡绿色,叶片上带着细微的金色纹路,能高效吸收空气中的融合能量,抵御残留的低温。仅仅十天后,这些嫩芽就长成了半米高的幼苗,叶片舒展,充满生机,原本荒芜的冰原上,第一次出现了成片的绿色。

三个月后,冰焰星的平均温度稳定在了零下四十摄氏度,核心区域的温度已经升至零下二十摄氏度。此时的冰原上,已经长满了耐寒的低矮植被,绿色的草丛覆盖了原本的冰面,河流两岸长出了成片的耐寒灌木,枝头甚至绽放出淡紫色的小花,吸引了星盟培育的耐寒昆虫前来授粉。融化的湖泊中,投放的耐寒鱼类开始繁衍,原本死寂的星球,终于有了生命的气息。

生态团队的负责人向米凡和炎煌汇报:“首领,目前冰焰星的植被覆盖率已经达到百分之三十,土壤肥力在能量场的滋养下持续提升,水体中的微生物数量也达到了健康标准。我们计划下个月投放第一批食草动物,逐步构建完整的生态链。”

炎煌看着屏幕上郁郁葱葱的植被影像,眼中满是欣慰:“恒星的能量,本就是宇宙中最伟大的创造力。能让冰封的星球焕发生机,这正是炽焰族守护恒星的意义所在。”

七、移民筹备,星盟新壤

冰焰星的生态复苏,让整个星盟都为之振奋。越来越多的文明开始关注这颗曾经的冰封星球,不少因母星资源枯竭而面临迁徙的弱小文明,纷纷向星盟理事会提交申请,希望能成为冰焰星的第一批移民。理事会经过商议,制定了详细的移民规划——优先接纳资源枯竭、人口较少的弱小文明,同时在冰焰星建设标准化的定居点、能源供应站、防御设施,确保移民的生活与安全。

定居点的建设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岩晶族的工程队负责建造房屋和基础设施,他们利用星岩能量将当地的岩石转化为坚固的建筑材料,建造的房屋既保暖又能抵御极端天气;星鱼族的工程师则负责水利设施的建设,利用潮汐能量技术,将河流、湖泊的水资源进行净化、分配,确保居民的用水需求;炽焰族的技术人员则在定居点周围搭建小型能量补给站,为居民的生活设备提供稳定的能量支持。

与此同时,星盟的防御团队也在冰焰星部署了防御设施。虽然暗晶文明已经被击退,但星海之中仍有不少暗能余孽和星际海盗,新开发的宜居星球必须具备足够的防御能力。防御团队在星球的轨道上部署了小型防御卫星,在地表建造了能量炮塔,这些防御设施均采用融合能量驱动,威力远超传统防御武器,能有效抵御外部威胁。

移民筹备工作进行得有条不紊,第一批移民的筛选工作也已完成。这是一支来自“微晶文明”的族群,总人口不足十万,他们的母星因恒星老化而资源枯竭,被迫四处迁徙,如今终于在星盟找到了新的家园。微晶文明的代表在参观冰焰星后,激动地对米凡说道:“感谢星盟,感谢炽焰文明,是你们让我们的族群得以延续。冰焰星的生机,就是我们文明的新生。”

八、技术推广,能源革命

冰焰星的改造成功,证明了“恒星-晶能共振炉”的可行性与巨大价值。星盟理事会随即决定,在全星盟范围内推广共振炉技术,同时扩大联合技术团队的规模,研发第二代、第三代共振炉,提升能量转化效率、降低建造成本。

联合技术团队立刻投入到新型共振炉的研发中。炎煌带领炽焰族工程师优化了恒星能量的吸收模块,采用新型熔岩合金材料,让能量接收效率提升了百分之二十;艾拉的团队则研发出更先进的能量控制芯片,能实时监测能量融合状态,进一步提升共振炉的稳定性;地球联邦的技术专家则引入量子传输技术,实现了融合能量的远程无线传输,解决了偏远区域的能源供应难题。

第二代共振炉研发成功后,星盟开始在各个星系批量建造。在冻土星系,共振炉的能量融化了永久冻土,让贫瘠的土地变得肥沃;在荒漠星系,共振炉提供的能量驱动海水淡化装置,将星际冰川的水资源输送到地表,让荒漠变成绿洲;在偏远的防御星系,共振炉为防御设施提供了充足的能量,让星盟的防御网络更加坚固。

小主,

恒星能量的广泛应用,引发了星盟的能源革命。传统的化石能源、低效的星海能量采集装置逐渐被淘汰,融合能量成为星盟的主流能源,不仅解决了能源短缺的难题,更推动了各个领域的技术升级——新型的能量武器威力倍增,星际飞船的续航能力提升数倍,医疗领域的能量治疗技术更加成熟,居民的生活品质也得到了显着提升。

各个文明之间的联系也因能源革命变得更加紧密。炽焰文明的恒星能量技术、晶灵族的晶能技术、绿藤族的生物能源技术、地球联邦的量子技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形成了完善的技术体系,各个文明在技术交流中共同进步,文明之间的隔阂进一步消除,共生共荣的理念深入人心。

九、炽焰试炼,战力提升

随着恒星能量在星盟的广泛应用,炎煌提出了一个新的提议:由炽焰文明主导,开展“恒星能量试炼”,帮助星盟的战士提升对恒星能量的掌控能力,结合自身文明的能量体系,形成更强的战斗力。这一提议得到了理事会的全力支持——星盟虽然迎来了和平发展期,但星海之中的威胁从未消失,提升战士的战力,是保障星盟安全的重要基础。

“恒星能量试炼”的场地设在火焰星系的一颗附属行星上,这颗行星被命名为“熔火试炼星”,距离火焰星系的主恒星较近,地表布满了天然的能量节点,恒星能量浓度是其他星球的十倍,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灼热气息,非常适合战士进行能量掌控训练。炽焰族派出了十位能量掌控大师,担任试炼的导师,他们都是传承千年的老牌战士,体表的能量火焰呈现出深邃的暗红色,对恒星能量的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试炼分为三个阶段:基础感知阶段,让战士们熟悉恒星能量的特性,学会感知并吸收环境中的恒星能量;融合掌控阶段,指导战士们将恒星能量与自身的本源能量融合,形成独特的能量体系;实战应用阶段,通过模拟战斗,让战士们掌握融合能量在实战中的运用技巧。消息传出后,星盟各个文明的精锐战士纷纷报名,短短三天,报名人数就突破了三千,最终经过层层筛选,八百名最具潜力的战士获得了试炼资格。

十、感知入门,火焰淬炼

试炼正式开始,第一阶段的基础感知训练在熔火试炼星的“灼风平原”展开。这里的恒星能量浓度最高,平原上布满了泛着红光的岩石,时不时有能量旋风掠过,卷起灼热的沙石。十位炽焰导师分散在平原各处,亲自指导战士们感知能量。

“恒星能量源于恒星核心的核聚变,它的本质是创造与淬炼,不同于暗能的侵蚀,也不同于晶能的纯粹,你们需要放下对能量的固有认知,用身心去感受它的温度与脉动。”首席导师炎烈站在战士们面前,声音如同洪钟,体表的暗红色火焰缓缓流淌,“闭上眼睛,放松心神,屏蔽外界的干扰,去寻找空气中那股温暖而厚重的能量。”

战士们纷纷闭上眼睛,按照炎烈的指导调整呼吸。起初,大部分战士都难以捕捉到恒星能量的踪迹,尤其是来自冰原星系、习惯了低温环境的战士,对空气中的灼热气息本能地抗拒。一名来自冰晶文明的战士,体表覆盖着一层淡蓝色的冰晶,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显然难以适应这里的环境,他皱着眉头说道:“导师,这股能量太灼热了,我根本无法靠近,更别说感知了。”

炎烈走到他身边,抬手释放出一缕温和的恒星能量,包裹住他的身体:“不要抗拒,恒星能量并非只有灼热,它也能变得柔和。你试着将自身的冰晶能量与这股温和的恒星能量对接,感受它们之间的共鸣。”冰晶战士按照指导,缓缓释放出自身的冰晶能量,淡蓝色的能量与淡红色的恒星能量相遇,并未发生冲突,反而相互缠绕,形成了一道冷暖交织的光带。

“感受到了!”冰晶战士眼中闪过惊喜,“它就像一股流动的暖流,虽然带着热度,却不会灼伤我,反而能滋养我的冰晶能量。”随着第一个战士成功感知到恒星能量,越来越多的战士找到了窍门。地球联邦的打印战士凭借强大的适应性,快速捕捉到恒星能量的轨迹;绿藤族的战士则将恒星能量视为生命能量的延伸,轻松与之建立连接;星鱼族的战士则借助潮汐能量的流动性,快速吸收空气中的恒星能量。

基础感知训练持续了十天,八百名战士全部掌握了感知和吸收恒星能量的技巧。在最后一天的测试中,战士们需要在一个小时内吸收足够的恒星能量,点亮手中的能量水晶。大部分战士都顺利完成了测试,其中表现最出色的是一名来自蓝顿文明的年轻战士,他不仅在半小时内就点亮了水晶,还能将吸收的恒星能量转化为淡淡的火焰包裹在拳头表面,展现出极强的能量掌控天赋。

十一、能量融合,文明特色

第一阶段试炼结束后,通过测试的战士进入第二阶段——融合掌控训练,场地转移到熔火试炼星的“能量峡谷”。这里的能量节点更加密集,峡谷两侧的岩壁上布满了发光的能量纹路,不同区域的恒星能量浓度各不相同,非常适合战士们进行融合训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融合的关键在于‘兼容’而非‘对抗’,每一个文明的本源能量都有其独特性,你们需要找到恒星能量与自身能量的契合点,让它们相互滋养、相互提升,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炎煌亲自来到能量峡谷,为战士们授课,他抬手释放出自身的恒星能量,与身边米凡的晶能相互融合,形成一道璀璨的光带,“就像这样,我的恒星能量提供爆发力,米凡首领的晶能提供稳定性,融合之后,能量的威力和持续性都得到了提升。”

战士们按照指导,开始尝试融合能量。蓝顿文明的战士将恒星能量与自身的蛮力能量融合,体表泛起淡红色的光晕,力量和防御力大幅提升,一拳就能击碎坚硬的岩石;绿藤族的战士则将恒星能量注入藤蔓中,藤蔓的生长速度和韧性提升数倍,还能释放出灼热的能量攻击;晶灵族的战士将恒星能量与晶能融合,水晶武器的锋利度和能量输出提升三倍,还能附带灼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