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共同体大厦:星尘下的宪章与初心

密统帝国 陛尊居士 7415 字 21天前

1. 老可的孤独与使命

老可将军的指尖在宇会宫专属席位的扶手上轻轻摩挲,冰凉的星际钛合金表面映出他鬓角的银霜 —— 那霜色里藏着当年平定 “暗礁星盗” 时留下的痕迹:彼时他的战靴踏过星盗飞船的残骸,300℃的钛合金碎片像烧红的铁片,划过他的鬓角时带着灼痛感,如今这道淡蓝的疤痕在光线下还会随体温微微发烫,像在提醒他那场战役的余温。这席位比普通座椅宽出三分之一,是特意为他常年穿着的星际作战服设计的,作战服肩甲上的磨损痕迹还清晰可见,每一道划痕都对应着一次星际冲突:左肩那道最深的纹路,是当年对抗 “铁爪联盟” 时被能量剑划开的,至今摸起来还能感觉到布料下的金属内衬;椅背上刻着他的勋章图案:交叉的长矛与旋转的星环,长矛尖端的星纹里还嵌着微量星尘,在光线下会缓慢闪烁,像把战场的星光封存在了金属里。可此刻,这象征尊重的细节却像一层薄冰,隔住了周遭的热闹 —— 侃侃王正和都督讨论新打印的能量剑,剑刃反光晃过老可的膝盖,在裤腿上投下细碎的光斑;舒美丽在给爱莉丝演示草药茶的冲泡方法,青瓷茶壶的 “咕噜” 声飘过来,却落不到他心里,只让他想起地球训练营里篝火煮茶的暖意。

舒美丽早上递来草药茶时,指尖不经意蹭过他的掌心,带着 37℃的人体温,像一片温暖的羽毛轻轻划过。茶盏是用蓝顿星球的透光矿石做的,杯壁上有天然的星纹脉络,像把夜空压进了矿石里,能看见茶叶在淡绿色的茶汤里缓慢旋转,像微型星系在悬浮,每片茶叶的边缘都泛着极淡的荧光,那是蓝顿人特有的 “光纹植物” 特性,泡在水里会释放微量荧光粒子。他抿了一口,草药的清苦里掺着一丝星岩的凉意,却总觉得少了点滋味 —— 那是当年在地球训练营里,用铸铁锅煮的粗茶味道,柴火的烟火气裹着茶叶的焦香,暖得能渗进冻僵的指骨里,连茶杯都是缺了口的搪瓷杯,却比这精致的矿石盏更让人安心。自登上米王 1 号那天起,地球人的敬意、专属居所里恒温 25℃的床铺、甚至舒美丽偶尔送来的热汤,都没驱散他心底那点无所事事的空落 —— 像一艘停在港湾里的星舰,引擎还保持着 40℃的待机温度,却找不到航向,仪表盘上的 “任务指示灯” 亮了又暗,每次闪烁都像在叩问他 “还能做什么”,连作战服的金属扣都在提醒他:你本该在战场上,不是在这舒适的宫殿里。

直到米凡将大宇宙人类命运共同体委员会主任的任命书递到他面前,那枚嵌着全息星图的金属徽章贴在掌心时,冰凉的金属慢慢升到与他体温一致,星图里的光点顺着他掌纹里的旧茧流动,像有生命的溪流。徽章的背面刻着一行小字:“为共荣而生”,是用地球的篆体写的,笔画里藏着细微的纹路,只有在特定角度的光线下才能看见 —— 那是米凡特意设计的,代表 “每个星球都是星图的一部分”。尤其是听到 “拥有对米凡错误决定的否决权” 这句话,老可将军的眼睛亮了 —— 他见过太多因独裁而覆灭的星际部落:“铁爪联盟” 的首领因拒绝听劝,执意进攻资源枯竭的 “灰星”,舰队跃迁时因燃料不足半数舰体爆炸,残骸在太空中燃烧了三天,连星光都被染成了暗红色;“水晶议会” 因议长独断,关闭了与蓝顿人的贸易通道,三个月后议会大厦外堆满了饿死的硅基星人,他们的晶体身体在阳光下碎成了粉末,风一吹就散成了透明的颗粒。一个愿意为自己的权力设置障碍的领导者,早已超越了 “伟大”,摸到了神性的边缘。他攥紧徽章,星图的光芒透过指缝漏出来,在办公桌上拼出 “共荣” 两个字的轮廓,笔画里的细碎星光,和当年平定星盗后夜空中的星辰一模一样,让他想起那时和战友们在星舰甲板上喝酒,抬头就能看见满是星光的夜空。

“仪式感能让每一份责任都变得神圣。” 老可将军把这句话重复了两遍,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徽章边缘,像是在说服自己,又像是在向米凡传递某种信念 —— 当年他接过星际作战指挥官的任命时,老长官曾用戴着合金手套的手指,在他的肩章上敲了三下,每下间隔两秒,说 “每一次敬礼,都要记得背后等着回家的人”。他要求打印五百名仪仗队员,不是普通的金属傀儡,而是用记忆合金打造的 “星卫”:他们的盔甲能随米王 1 号的磁场调整光泽,磁场强时呈银蓝色,像星际寒流掠过金属;弱时变金绿色,像绿星的森林在阳光下闪烁;盔甲关节处的轴承会发出 0.5 分贝的轻响,刚好与米王 1 号的生命维持系统频率同步,站在远处听,像一群安静呼吸的守护者。手里的长矛顶端嵌着微型恒星碎片,在光线下会流转变幻,忽明忽暗的节奏与米王 1 号的能量脉冲频率完全一致,像把宇宙的微光握在手里,碎片温度始终保持在 18℃,不烫也不凉,刚好是人体最舒适的触感,连矛杆上都刻着不同星球的符号,代表 “所有星球共同守护和平”。邀请函也不能是纸质的,得是康穹主所在 “星环联邦” 特有的晶体材质 —— 那种晶体在黑暗里会发出淡紫的光,像凝固的星云,注入穹顶城的星图坐标后,只要康穹主的指尖一碰,晶体就会展开 3D 立体影像:老可将军站在米王 1 号的舷窗边,身后是旋转的双星系统,一颗发着暖橙光(表面温度 5000K),一颗泛着冷白光(表面温度 8000K),他的声音透过晶体传出来,比平时沉了三分,带着金属般的厚重感:“星环联邦的同胞,我们邀请您共赴一场跨越宇宙的约定,让所有孤独的星球,都能找到同伴,让没有一个星球再独自面对黑暗。”

小主,

2. 共同体大厦的科幻骨架

米凡对老可的提议几乎是立刻点头 —— 他向来讨厌社会科学那些繁琐的规矩,比如地球时代的 “议会辩论流程”,能把 “是否共享星图” 这样简单的技术问题,拖上三天三夜的唇枪舌剑,最后还得靠投票来决定,完全忽略了星图数据的科学性。可穿越多重宇宙不是只靠引擎就能完成的事,就像建造星舰需要钛合金做骨架、能量核心做心脏,共同体的建立需要科技搭建框架,更需要能让不同星球人类坐在一起的 “规矩”—— 总不能让艾买尔人因为力场不适,在会议上跳着反驳蓝顿人的提议,也不能让硅基星人因为没有适配的座椅,全程站着开会,最后因为能量消耗过多而晕倒。他转身就拨通了侃侃王的通讯,声音透过全息投影传到宇会宫广场,投影里的他还在摆弄手里的星图校准仪,指尖沾着点淡蓝的能量粉末,粉末在光线下会缓慢消散,像微型星云在解体,落在桌面上还会留下淡淡的光痕,半分钟后才完全消失:“三天内,在广场西侧建出共同体大楼,所有尺寸以老可将军的身体数据为基准 —— 他身高 1.92 米,天花板高度至少 2.2 米,保证他站起来能摸到天花板不用踮脚,连抬手敬礼都不会碰到;他腰围 105 厘米,办公桌椅间距至少 60 厘米,坐下时膝盖不会碰到桌沿不用蜷腿,就算跷二郎腿也有足够空间;他肩宽 52 厘米,走廊宽度至少 1.2 米,走在里面不用侧着身子,肩膀能自然舒展,就算穿着作战服也不会觉得挤。”

侃侃王带着都督赶到现场时,三台 “星际物质打印机” 已经开始吞吐星际橡木的原材料 —— 那种木头来自距离米王 1 号三光年的 “绿星”,树干里天然含着纳米级的发光纤维,像埋了无数颗直径 0.1 毫米的微型灯泡,在黑暗里会发出淡绿的光,连横截面都能看见一圈圈的光纹,像树木的年轮被星光染过。打印机运作时会发出轻微的 “沙沙” 声,频率稳定在 45 分贝,刚好不会打扰周围的工作,吐出的橡木段还带着绿星的森林气息,混着湿润的泥土味(湿度 65%),温度保持在 22℃,像刚从森林里砍下来,甚至能看见木材表面还沾着细小的绿星苔藓,轻轻一碰就会脱落,留下淡绿的痕迹。站在旁边的蓝顿人忍不住用触角碰了碰,触角尖立刻泛出淡绿的光,光纹顺着触角向上蔓延,像在回应故乡的味道,他还发出 “嗡嗡” 的轻响,翻译器显示 “这味道和绿星的橡木林一模一样,连苔藓的气息都没变”,说着还用触角轻轻抚摸橡木段的表面,像是在触摸故乡的土地。建成后的大楼即使不开灯,墙壁也会泛着柔和的绿光,从浅绿(波长 550nm)到深绿(波长 520nm)缓慢渐变,周期 10 分钟,像把森林搬进了金属穹顶,走在走廊里,还能听见墙壁里发光纤维发出的 “嘶嘶” 声,像树叶在微风中轻响,偶尔有光线从纤维的缝隙里漏出来,在地面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星空落在了地上。

老可将军的办公室在三楼,光是那张大办公桌就够让人大吃一惊 —— 长度相当于地球上的两辆卡车并排(6 米),宽度能容下四个艾买尔人同时办公(3 米),桌面是一整块从 “星核矿” 开采的星岩,厚度 15 厘米,表面用激光刻着全宇宙已知星球的缩略图,每个星球的大小都按实际比例缩放:蓝顿星球像一颗直径 3 厘米的淡蓝水滴,表面还刻着细小的光纹,代表蓝顿人的聚居地;艾买尔星球是直径 2.5 厘米的旋转电圈,电圈上的纹路会随着室内电流轻微转动;地球则是带着白纹的蓝球(白纹宽度 0.3 毫米,对应地球的云层),连南极的冰盖都用白色的激光线条标注出来。手指按在哪个星球上,桌角的 10 英寸全息屏就会弹出该星球的资源数据,包括矿产储量、能源类型、人口数量,连 “灰星” 的废弃矿脉位置都标注得清清楚楚,数据更新频率每秒 1 次,确保信息实时,屏幕还能自动转换成触摸模式,用手指滑动就能查看更详细的资料。椅子更夸张,坐垫是用艾买尔星球的 “云棉” 填充的 —— 这种棉花是从电云里采集的,每克能承受 50 公斤的压力,轻得能浮在空气中(密度 0.1g/cm3),却能自动适配人体曲线,误差不超过 1 毫米,甚至能根据人体的体温调整软硬度:体温高时会变软,体温低时会变硬,始终保持最舒适的状态。老可将军第一次坐上去时,椅子底部的 32 个压力传感器先扫描了他的身体轮廓,然后缓慢调整坐垫厚度(从 5 厘米调到 8 厘米),连他腰后的旧伤位置都垫了块直径 10 厘米的软棉,压力控制在 30kPa,刚好能缓解旧伤的酸痛,让他忍不住 “唔” 了一声,身体向后靠时,椅背还会自动调整角度,让他的头部和颈部都能得到支撑:“这椅子,比我家里 25 厘米厚的记忆棉床垫还舒服,连我腰上的老毛病都能照顾到。”

小主,

大楼总共八层,每层十套房间,门口的门牌不是数字,而是不同星球的符号 —— 蓝顿星球的是三道交错的光纹,会随走廊的绿光同步闪烁,频率 1 次 / 秒,光纹的亮度还会随房间内的人数变化,人多时光亮,人少时光暗;艾买尔星球的是一个直径 5 厘米的旋转电圈,通电时会发出细微的 “滋滋” 声(频率 1000Hz),电圈转速随室内能量变化,能量高时转得快,能量低时转得慢;右单体人未来的房间则标着磁石图案,用手一碰就会吸住金属制品(磁力 0.5 特斯拉),能吸住钥匙、笔等小物件,甚至能让金属制的装饰品贴在门牌上,像个小型的磁铁展示架。每间屋子都预装了星际视频屏,屏幕的材质是 “柔性光膜”,厚度 0.5 毫米,能像纸一样卷起来塞进口袋(卷后直径 3 厘米),也能贴在墙壁上变成整面屏(最大可扩展至 100 英寸),屏幕还能自动调整亮度和对比度,适应不同星球人类的视觉习惯 —— 蓝顿人喜欢偏亮的光线,屏幕会自动调亮 20%;艾买尔人对蓝光敏感,屏幕会减少蓝光输出。主机的启动方式有两种,脉卡或者唾液 —— 后者更方便那些没有手指的外星种族,比如 “硅基星人”,只要对着传感器哈口气(气流速度 10m/s),就能通过 DNA 和生理数据(如硅基浓度、能量波动)确认身份,传感器还会用硅基星人的母语说 “欢迎回来”,声音频率 200Hz,温和不刺耳,甚至会根据硅基星人的能量状态调整语气,能量低时会用更轻柔的声音。米凡站在一楼的空房间里,用脚踢了踢地面,隐藏的重力调节器立刻发出轻微的 “嗡” 声(频率 60Hz),地面泛起一圈直径 30 厘米的淡蓝光纹,他看着全息控制面板上的数值说:“蓝顿人适应 0.8 倍地球重力(7.84m/s2),把一楼的重力场调到这个数值,别让他们走路像踩在棉花上 —— 上次有个蓝顿人在 1 倍重力区走,每步都要晃三下,差点摔得触角打结,还蹭掉了触角尖的光膜,后来花了三天才恢复,他还抱怨‘像背着块石头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