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他眼神一冷,扫向站在身后不远处的忠信伯王阳,语气带着几分嘲讽,
“不像某些人,奉旨剿匪,倒把匪寇逼成了叛军,平白折损了不少兵力,真是丢尽了我大宋武将的脸!”
王阳本就缩着脖子,被英国公这么一瞪,头垂得更低了,连大气都不敢喘。
王阳比千阙早回汴京数日,当初他离开洪州不过几日,新任通判与知州便到了任,王阳当即率军返程。
可他刚回汴京,就被文官们联名弹劾,说他剿匪不力、纵容贼寇,不仅官职被贬,还罚了三年俸禄。
若不是千阙此次剿灭了叛军,平息了动乱,王阳恐怕还要被继续弹劾,甚至可能丢了爵位。
正想着,殿前司指挥使靖阳侯曹志走了过来,曹志同样身着紫色官袍,
不过看上去却有些大腹便便,虽面容严肃,但见了千阙后,却难得露出几分笑意,
“顾侯平叛有功,真是我大宋之幸。”
千阙连忙回礼,两人寒暄了几句,无非是讨论些军中事务,言语间颇为投契。
随后,千阙又见到了如今因赵祯宣布荣妃怀孕而权势有些削弱的兖王和邕王,对于千阙,两人并不感冒,
此时,这两个王爷正烦恼于荣妃肚子里的孩子呢,尤其是邕王,对于千阙把海朝云抢走当小妾这件事,他都来不及报复千阙。
不多时,宫中传来钟鼓声,早朝时辰到了,官员们按品级排队,
文官居左,武将居右,千阙被安排在英国公与曹志身后,恰好与王阳站在一排。
王阳见千阙站在身旁,脸上闪过几分尴尬,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千阙却只淡淡点头,并未多言。
队伍缓缓进入紫宸殿,殿内庄严肃穆,龙椅之上,宋仁宗赵祯身着明黄色龙袍,面容温和,却自有一股帝王威严。
小主,
官员们按序站定,行礼过后,赵祯目光扫过众人,朗声道,
“新任宁远侯顾廷烨何在?”
千阙心中一凛,从队伍中走出,躬身作揖,声音洪亮,
“臣新任宁远侯顾廷烨,拜见官家。”
幸好,宋朝官员面圣不需要动不动就下跪,只需躬身作揖即可,倒省了他不少麻烦。
赵祯仔细打量着千阙,见他身形挺拔,面容英俊,眼神沉稳,丝毫没有年少得志的浮躁,满意地点了点头,
“不错,顾卿果然一表人才。此次你南下平叛,剿灭叛军,安定地方,劳苦功高。
朕决定,擢你为正五品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望你日后尽心尽责,为大宋效力。”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一片寂静,随后便响起细碎的议论声。
文官们脸色各异,不少人眼中透着不满,千阙本是无官之身,这次直接被授予正五品官衔,这也就不说了;
更重要的是,侍卫马军都指挥使虽然只是一个正五品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