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对工坊匠人、役夫,乃至军中士卒,进行绩效制犒赏,让其明白,他们的利益与主公、与广陵休戚与共。”
“其三,加速推进‘利益捆绑’。将承诺给合作士族的工坊股份、盐场承包权、海贸份额,提前部分兑现,让他们尝到甜头,彻底断其左右摇摆之心。”
刘骏颔首:“就依元直所言。子仲,绩效犒赏与股份兑现之事,由你商务司立即去办。场面要做足,务必要让所有人都看到,跟着我刘骏,前程远大。”
“王主事,工坊重建和样模再造,需要什么,直接报上来,优先供应。我要你在一个月内,恢复甚至超过之前的产能。”
“外敌之事,继续深挖,顺着火油和联络人这条线,往下查。但记住,要秘密进行,没有铁证之前,不得打草惊蛇。”
众人领命而去。
数日后,一系列举措迅速落地。
公审大会在淮安举行,纵火者被明正典刑,其被胁迫的遭遇引得民间一片唏嘘。
在官方有意引导下,民众的恐慌很快被对外部势力的愤怒所取代。
看到这一点,刘骏更坚定了办报的决心。
与此同时,绩效制开始实施,除保底外,多劳多得,只要工坊绩效好,工钱自然高。如此一来,谁损害工坊利益,谁就是所有人的敌人。
虽然此举不能完全杜绝外部渗透,但也算是加了层保护网。
除此之外,淮安的对外商业贸易往来,尽数转移到了广陵。
淮安成为工业、政治、军事、科技中心。
广陵则成为商业中心。
外来人口大减,再加上严格的户籍制,令淮安的安保系数上升了无数倍。
广陵城商业区成立当天,糜竺大摆宴席,邀请已合作的各家族代表,当场落实了第一批工坊合作协议和盐场承包契约。
利益,成了最好的粘合剂。
眼见刘骏兑现承诺,并且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许多合作家族获利惊人。广陵境内慢慢稳定下来。
然而,平静并未持续多久。来自江东的“试探”接二连三升级了。
增税、卡原材料、卡物资等等手段一再上演。
刘骏多次派人出使,孙策一方皆无动于衷,仿佛在说:不服就过江来打!
终于,这一天,矛盾激化到了最高点。
一支悬挂着“刘”字旗的广陵商船队,在归航途经丹徒水域时,遭到数艘艨艟快船的强行拦截。
对方以“稽查私盐”为名,登船搜查,百般刁难,最后虽未劫掠货物,却以“违规”为由,扣下了船队首领,勒令广陵方面拿钱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