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七进七出?世上安有人神勇至此!”
曹操气得浑身发抖,
“陈到用兵如神?他那时根本不在徐州!还有那张小凡……小凡执剑杀我?岂有此理!岂有此理!刘仲远!安敢如此颠倒黑白,污我名声!”
郭嘉连忙捡起报纸浏览,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明公息怒。此乃刘骏毒计。意在激怒明公,更在毒化徐州民心。此结局一出,徐州百姓视明公如仇寇矣。”
曹操喘着粗气,双目赤红:“好毒的手段!以小说传奇之形,行污蔑攻讦之实。可恨!可恼!”
郭嘉沉吟道:“明公,舆论战场,我等已落下风。禁报不绝,驳斥无力。刘骏此计,阴狠毒辣,却行之有效。我等或可效仿?”
曹操颓然坐下,苦笑摇头:“奉孝以为我不想?早已试过。办报实难。抄录、油墨、纸张、编辑、撰文、发行……琐碎至极,事事难为。
淮安报纸产量如此之巨,质量如此之稳,必有其独门秘技。我等仓促模仿,制出来的东西粗陋不堪,数量稀少,根本无法与《淮安旬报》抗衡。”
郭嘉目光一闪:“既然如此,何不借力打力?《淮安旬报》在许昌亦有收集情报渠道,某已探得其常驻人员所在,言称记者。
明公何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召来主事之人,明公亲自接受其‘访谈’,借其之口,传我之言?”
曹操闻言,眼睛渐渐亮了起来:“奉孝此计大妙。速去安排。”
在许昌城内一处不起眼的民居中,青年记者陆仁(字文博)正在整理近期收集的新闻素材。
他明面上是糜家商队的一名账房,真实身份则是《淮安旬报》派驻许昌的首席记者。
这日,突然有司空府属官前来,客气地请他过府一叙。
陆仁心中一惊,表面保持镇定,跟随前往。
曹操在书房接见了他,态度出乎意料的温和。
“陆先生不必紧张。”曹操笑道,“《淮安旬报》,曹某亦是每期必读。
其文笔犀利,见解独到,实乃难得。今日请先生来,别无他意,只是想借贵报一角,澄清一些事实,与天下人做些沟通。”
陆仁心中念头急转,已知曹操意图,恭敬道:“曹公请讲,在下必定如实记录。”
于是,一场特殊的“访谈”开始了。
曹操侃侃而谈,从迎驾的艰辛、辅政的苦心,谈到平定天下的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