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广陵应变

片刻后,糜竺匆匆而来,面色焦虑无比,见到刘骏,不及寒暄便拱手道:“主公。徐州剧变,吕布袭占州府。我糜家宗族、产业多在徐州,那吕布残暴,恐其趁乱劫掠,甚至加害我家族人。”

“竺心如火焚,恳请主公允我派人手急速前往徐州转移资产,接应族人。”

刘骏颔首,轻声道:“子仲勿忧,此事易尔。我即刻修书一封予吕布。”

“吕布新得徐州,人心未附,正极需徐州各方势力支持,以安定局面。

我以广陵太守身份作书,恭贺其得徐州,并请吕布看顾糜家商旅,想必他不会不给这个面子。”

“你可挑选精干可靠之人,持我书信,前往接应。”

糜竺闻言,大喜过望,深深一揖到底:“主公大恩,竺没齿难忘。”

刘骏当即令人取来绢帛笔墨,略一思忖,挥笔而就。

信中先是客套恭喜吕布入主徐州,望其能保境安民,继而笔锋一转,提到糜竺家族乃徐州良善商贾,于地方多有贡献,望温侯能多加关照,使其商业畅通,家族安宁,广陵亦感盛情云云。

言辞不卑不亢,却给足了吕布面子。

写罢,他用上印信,将信交给糜竺,又道:“子仲,你可多带些人手,不仅转移资产、接应族人,亦可趁机探听徐州城内情报。”

糜竺是聪明人,立刻会意,郑重接过书信道:“竺明白。主公放心,必不辱命。”说罢,糜竺匆匆离去安排。

刘骏又对徐庶道:“元直,通知文宣司,近期《淮安旬报》可多刊载些评论时政的文章,焦点放在徐州民生疾苦之上,暗讽吕布夺城不义,引发士人清议。”

“记住,措辞需含蓄,不可直白。最好引经据典,不使吕布生厌,但要点到痛处。”

徐庶心领神会,明白主公这是要在舆论上孤立吕布。

“庶这就去寻陈孔璋,他深知此道。”

不久后,局势的发展果如徐庶所料一般无二。

广陵斥候来报,发现一支衣甲不整、旗帜残破的军队,约数千人,正向着广陵方向而来。打着的旗号正是“刘”、“关”、“张”。

至于为什么刘备只剩下几千兵马,只能说他时运不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