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内宅风波

“不止是敛财。”刘骏走到案前,铺开一张纸,拿起笔:“我们要玩一把大的。”

“元直,文和,子仲。”刘骏目光扫过三位最重要的谋士和财政大臣,“我有一计,或可解此困局,甚至反将一军。”

三人都露出感兴趣的神色。

刘骏压低声音,在纸上写写画画,将自己的想法娓娓道来。

他提到了“控制流量”、“预期管理”、“信用背书”甚至“主动输出”等概念。

“第一,明面上,我们要大声疾呼,严厉禁止纸币外流,宣布兑换纸币为重罪,摆出严防死守的姿态。”

“第二,暗地里,放松管制,甚至暗中引导,让商人觉得有机可乘,让诸侯觉得有利可图。”

“第三,加大印刷,但不是滥发,要控制节奏,制造稀缺假象。通过《淮安旬报》‘不经意’地透露,我府库纸币存量有限,印制艰难。”

“我们要让纸币在外面越来越值钱!值钱到所有诸侯,所有世家,都忍不住把他们的真金白银,换成我们这一张张‘纸’!”

糜竺眼睛一亮:“主公之意是我们一边喊亏,一边偷偷卖‘纸’换真金白银?”

书房内一片寂静。

众人呼吸急促,徐庶面露沉思,陈庸一脸震惊。唯有贾诩,缓缓抚须,眼中露出赞叹之色。

他抚掌,脸上露出狐狸般的笑容:

“妙!此计大善!让天下人分担‘纸’的成本,而我等则收获实实在在的财富。

只是,尺度需拿捏精准,不可涸泽而渔,更不能让境内工币信用受损。”

“文和所言极是,主公此计甚毒,亦甚妙。

如此一来,天下财富将源源不断流入徐州。怕只怕……”徐庶顿了顿,“诸侯醒悟,或者纸币信用崩塌……”

刘骏冷笑:“所以,我们要快,要在他们反应过来之前,积累足够的资本。

同时,淮安本身的货物,才是纸币信用的根本。

只要淮安能源源不断产出粮食、布匹、军械,只要商人们还需要我们的货物,这纸币就垮不了!

甚至,有一天,它会取代五铢钱,成为天下通行的货币!”

越说,刘骏越觉得事能成,他一拍桌子:

“就这么办!元直,你负责协调各方,确保政令畅通。

子仲,你掌控商会,引导舆论。

陈庸,你安抚工坊百姓,暂以铜钱支付,但承诺日后补足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