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翁婿之争

老头儿连通报都省了,直接推门而入,脸色铁青,指着刘骏,气得胡子都在发抖:“刘仲远!你……你办报的初心何在!”

刘骏正在与贾诩、徐庶商议细节,见蔡邕如此,连忙起身:“蔡公何出此言?快快请坐。”

“坐?老夫坐不住!”

蔡邕一挥大袖,痛心疾首道,“昔日你办此报纸,口口声声要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要明辨是非,激浊扬清!

如今呢?曹操屠戮忠良,弑杀贵妃,人神共愤,天地不容!此等滔天罪恶,你竟要报纸缄口不言,甚至只作那冷眼旁观之态?

你……你可对得起这‘汉室宗亲’之名?可对得起天下士民之望!”

老头声音洪亮,斥责之声在书房内回荡。

贾诩和徐庶对视一眼,皆默默低头,不好插话。

这勉强算是主公家事,更是理念之争。

掺和进去,除了挨骂,没半点好处。

刘骏被老丈人劈头盖脸一顿训斥,脸上也有些挂不住,尴尬道:

“蔡公息怒。非是骏不愿发声,实乃局势所迫。

曹操势大,又与袁绍即将决战,我此时强出头,恐招致灭顶之灾。需以大局为重……”

“大局?何为大局?”

蔡邕打断他,眼中满是失望,“舍义而取利,弃忠而求存,此乃苟且之大局!非君子所为!

报纸乃公器,若连此等大是大非都不敢发声,与助纣为虐何异?汝还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

老头越说越激动,竟有些喘不上气。

刘骏见他如此,心中又是无奈又是担忧,老头年纪也不小了,这迂腐脾气,在乱世能活到现在也是奇迹。

刘骏知道跟这个固执的老学究讲现实利害是讲不通的。他只认忠义。至于徐州为此会付出什么代价,呵呵,在这些老儒眼中,小老百姓的死活,有皇帝的威仪重要吗?

他深吸一口气,做出了一个决定。

“报纸之事,关系重大,涉及军政外交,非单纯文教。蔡公忠义,然一时意气,非坏了大事不可。”

刘骏语气转为严肃,“即日起,《淮安旬报》一应事务,全权交由文和主理。”

他转头向徐庶道:“元直,蔡公年高,不好太操劳,明日起调任文吏部任主官,负责典籍修撰之事。”

徐庶微微点头,不好作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