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淮安定策,排兵布阵

淮安,州牧府议事堂。

炭盆驱散了初春的寒意,却驱不散堂内略显凝重的气氛。

刘骏将曹操的嘉奖令和那封私信随手递给下首的徐庶,自己则端起茶杯,轻轻呷了一口。

“曹操的使者还在驿馆等着回复。”

刘骏语气平淡,“曹丞相盼我等速提虎狼之师,北上会猎呢。”

徐庶快速看完,将信件传给糜竺,眉头微蹙:

“曹操借主公大捷稳定军心,此乃阳谋。如今他持朝廷大义名分催促,我军迟迟不动,恐授人以柄,于后续计划不利。”

糜竺放下信件,补充道:“袁绍势大,万一曹操真被迅速击溃,我军将独木难支。于情于理,出兵势在必行。然,如何出兵,出兵几何,目标为何,需仔细斟酌。”

刘骏点头,目光投向一直闭目养神的贾诩:“文和,你以为如何?”

贾诩缓缓睁开眼,“主公,曹袁相争,如同两虎相搏。猛虎搏斗时,狐狸凑得太近,可是会被殃及的。”

他笑着顿了顿,继续道:“曹操欲借我方之力,我等亦可借曹操之势。

青州袁谭新败,主公正可借此良机,攻袁侧翼,扩大战果。

曹操欲驱使我等为盾,帮他正面抵挡袁绍?哈哈,何不将计就计,先做那螳螂捕蝉之后的黄雀?”

“黄雀?”刘骏身体微微前倾。

“正是。”贾诩用手指在虚空中一点,“主公可明面上响应曹操,率一部精锐北上,做出奔赴官渡的姿态。但真实目标,非是官渡主战场,而是青州。”

“袁谭新败,惊魂未定,兵力空虚。曹操被袁绍主力牵制,无力北顾,此乃天赐良机!

主公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以‘策应曹操,扫清侧翼’为名,行吞并青州之实。”

糜竺眼中一亮:“文和此言大善。夺取青州,我军则北接幽冀,西连兖豫,战略态势将大为改善。届时,无论官渡胜负如何,我军都已立于不败之地。”

徐庶抚掌道:“妙。如此,既回应曹操,全了盟约之名,又可得实利,避免与袁绍主力直接冲突。

只是,需寻一稳妥路线,并安排足够兵力牵制袁谭残部,掩护主力奇袭。”

刘骏笑问:“诸位之意是声东击西,移花接木,奇袭青州?”

三人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