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坚目光扫过众人,高声道:刘表主力在外,襄阳空虚,唯有黄祖驻守江夏。此时正是夺取荆北的良机,明日发兵五万,直取江夏。

众将齐声应和。孙策兴奋 ** :父亲,儿臣愿为先锋!得到准许后,他意气风发地离去,却没注意到孙权眼中闪过的阴郁。

回到住所,孙策立即召来周瑜。当这位俊美的谋士刚踏入房门,孙策就握住他的手激动道:公瑾,父亲已命我率军攻打江夏!

周瑜淡然一笑:伯符兄是想让我随军出征?

孙策点头:有公瑾相助,必能夺取江夏!

周瑜躬身道:荣幸之至。

两人相视而笑,爽朗的笑声在厅内回荡。

孙策凝视着江夏方向,眉头微蹙:公瑾,荆南地广兵弱,如何能以最小损耗取此要地?

周瑜负手而立,忽而展颜一笑,附耳低语数句。孙策听罢抚掌大笑:妙哉!有公瑾此计,何愁江夏不破!

——

西陵城内,黄祖与黄射对坐厅中。

黄祖鬓角斑白,盯着一口未动的茶盏:近来孙坚可有异动?

黄射仰头饮尽杯中茶,满不在乎道:父亲多虑了,孙军主力尚在剿蛮,哪有余力犯境?

切记加强夏水防务。黄祖轻叩案上地图,孙坚非等闲之辈。

有孩儿镇守,万无一失!黄射拍案起身,哼着小调大步离去。檐外传来他意气风发的喝令:备马!去夏水巡防!

黄射忆起河边偶遇的明艳渔女,心头燥热难耐,匆匆离了太守府,飞身跨上的卢马。三十余名亲兵持戟随行,马蹄踏碎城中安宁,惊得街巷乱作一团,转眼便冲出了西陵城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夏水之畔秋雾弥漫,百艘商船破开朦胧烟波。绣着字的旌旗在雾气中时隐时现,周瑜与孙策白衣胜雪立于船首,江风卷起衣袂翻飞。过了前方烽火台,西陵城便是囊中之物。孙策目光灼灼,战意如烈火燃烧。

周瑜从容浅笑:黄家父子不过草包,这白衣渡江之策必成。话音未落,商船已抵江夏水寨。守军挥动令旗拦截,校尉带着三十兵卒登船查验。

江东顾家商队,往襄阳贩些米粮瓷器。周瑜趋前施礼,忽而附耳低语。校尉神色渐霁,终至眉开眼笑。待见兵卒们抱着精美木箱与酒坛鱼贯归寨,周瑜眼底划过一丝笑意,恍若欣赏猎物入彀的猎人。

“身为镇守要地的将领,却这般贪图财物贻误军机,实在愚不可及。手下兵将如此不堪,黄祖其人想必也是平庸之徒。”

孙策立于一旁冷眼观望,远去的江夏军令他嘴角泛起轻蔑的冷笑。

“岂不正中我等下怀?”周瑜从容抚掌,“伯符,传令潜伏的弟兄,待其醉倒便动手。”

“妙!”

孙策雷厉风行闯入船舱,向各船暗伏的将士逐一传递军令。

残阳如血,暮色浸染江面。

江夏军水寨内酒气弥散,满地残羹冷炙。百余名士卒烂醉如泥,校尉更是鼾声如雷,狼狈不堪。

寨外暗处,一双锐目紧盯营内动静。见敌众尽数醉倒,探子迅即掏出火折轻吹,焰光在夜空中划出三道耀目弧线。待远处回应同现三圈火光,方掐灭火折长舒一气。

“全军听令!尽诛江夏守军,不留活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