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虽残缺,却像一盆冰水浇在每个人头顶。那个隐藏在深空深处的、可能比“裁决之影”更恐怖的存在,并没有离开,它似乎……被太阳系内部的这场“意外”变故吸引了注意力!
真正的威胁,从未远离。
监护单元内,凌霄的意识,正处于一种玄之又玄的状态。那绝对理性的禁锢和冰冷的扫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奇特的“双重感知”。
他的一部分意识,仿佛悬浮于一片由冰冷数据流和绝对几何规则构成的银色星海中,这是“冰核”的理性领域,它依旧在沉默地、高效地运行着,处理着来自关西地区的混乱数据,但所有的“清理”或“评估”指令,都被一层无形的、散发着古老韵律的“薄膜” 阻挡、延迟或修改。这“薄膜”,就是他灵基内那片被激活的“守望者印记”的力量。
他的另一部分意识,则沉浸在一片温暖、混沌、充满生机流动的暗金色海洋中,这是“守望者印记”的领域。这里没有冰冷的逻辑,只有永恒的演化、生命的悸动、以及一种对“存在”本身博大而悲悯的守护意志。它并不主动攻击“冰核”,只是以其固有的、近乎法则本身的“存在感”,柔和地弥合着“微扰”造成的规则裂缝,安抚着那片土地上恐慌的灵魂,并将“冰核”所有指向“清理”的指令,转化为观察和记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凌霄自身的人格意识,如同一个小心翼翼的调停者,悬浮在这银与暗金交织的边界线上。他不能偏向任何一方,只能竭尽全力维持着这来之不易的、岌岌可危的平衡。他引导着“守望者印记”的守护力量,精准地抵消“冰核”理性计算中对人类文明不利的判定;同时,也约束着“守望者印记”那过于博大、可能无视个体存亡的“演化”倾向,引导其力量更精细地作用于拯救生命。
这个过程,如同在万丈深渊上走钢丝,需要超越极限的专注和掌控力。他灵基的每一丝能量流动,都在他的意志下,进行着精妙到毫巅的微操。疲惫感如同潮水般冲击着他的意识核心,但他不敢有丝毫松懈。他知道,这平衡是他和人类文明唯一的生机。
同时,他也在贪婪地吸收、理解着这两股至高力量运转时泄露出的信息碎片。
从“冰核”的理性领域中,他窥见了一丝“裁决之影”的运作模式:它似乎遵循着某种极其复杂的、基于宇宙熵增与文明效率的“评估算法”,人类文明的“混乱”和“情感”在它的算法中是高能耗、低效的“噪声”,是需要被“优化”或“清理”的对象。
而从“守望者印记”的混沌之海中,他感受到的是一种更宏大、更古老的“观察”视角。它似乎并不在意文明的形态或效率,而是在观察文明在面对极端环境时,所能迸发出的“可能性”与“韧性”。人类的“情感”和“混乱”,在它看来,或许是一种珍贵的、驱动“演化”的“催化剂”。
这两套截然不同的“价值观”,正在以他的灵基为战场,进行着一场无声的较量。而人类文明在关西地区的表现,就是这场较量的答卷。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外界的七十个小时,在凌霄的意识感知中,如同一个世纪般漫长。关西地区的“微扰”在“守望者印记”的干预下,破坏性逐渐减弱,但规则紊乱依旧存在,考验着人类的生存智慧。龙盾局和全球力量则在秦锋的指挥下,利用这宝贵的喘息期,全力救援,稳定秩序,并默默记录着一切。
终于,当时钟走向第七十个小时的终点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