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殖民窥探,暗布眼线

红河谷的晨雾里,一个穿着粗布短褂的“货郎”正推着独轮车,慢悠悠地在田埂上晃荡。车斗里堆着些针头线脑、糖块之类的小商品,吆喝声却有气无力,眼睛总往远处的铁矿工地瞟——那里,华夏军的新工坊正冒着浓烟,铁锤敲打铁器的声音隔老远都能听见。

“老乡,买点糖不?给娃尝尝。”货郎拦住一个扛着锄头的农夫,手指却悄悄勾住了车把下的铜哨。农夫摆摆手要走,他又急忙追问:“听说你们这儿炼出的铁能做火枪?真的假的?”

农夫猛地停下脚步,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警惕:“你问这干啥?”

货郎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赶紧赔笑:“随便问问,俺在悉尼见过红毛鬼子的火枪,厉害得很……”话没说完,田埂那头突然传来马蹄声,三个骑着马的斥候勒住缰绳,为首的赵勇按着腰间的短铳,目光像刀子似的刮过货郎:“新来的?以前没见过你。”

货郎的额头瞬间冒出汗珠,手不自觉地摸向铜哨,却被赵勇眼疾手快地按住。“这是啥?”赵勇扯出哨子,又从车座下翻出个用油布包着的小册子,里面画着铁矿工地的草图,还标着守卫换岗的时间。

“带回去。”赵勇使了个眼色,斥候们立刻将货郎捆了起来。独轮车被掀翻,糖块滚了一地,露出车底藏着的短刀和火折子——这哪是什么货郎,分明是来打探消息的探子。

一、暗流涌动,间谍潜入

悉尼殖民总督府的密室里,威廉爵士正看着一份标注着“绝密”的报告。查理站在一旁,看着地图上被红笔圈出的华夏城工坊、粮仓、兵营位置,眉头紧锁:“总督大人,已经派了三批人过去,都是经验丰富的斥候,伪装成商人、农夫、货郎……”

“结果呢?”威廉打断他,手指敲击着桌面,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怒火。

“第一批失踪了,第二批回来两个,说没靠近核心区域就被发现了,第三批……刚传来消息,被抓了。”查理的声音越来越低,“华夏城的巡查太严了,他们的斥候好像长了天眼,不管怎么伪装,都能被揪出来。”

威廉猛地将报告摔在桌上,羊皮纸的边缘被撕裂:“废物!连点消息都探不到!那批从红河谷运来的铁矿,硬度比我们的高三成,他们到底用了什么法子?还有他们的骑兵,上个月在边界演习,马速比以前快了至少一成,是不是换了新的马种?”

这些问题像毒蛇般缠着他。自贸易开启后,华夏城的变化快得让他心惊——瓷器的釉色更亮了,农具的硬度更高了,连送来的丝绸都织进了新的花纹。他不信这些都是“土着”能琢磨出来的,认定华夏城藏着秘密,或是有外部势力支持。

“再派一批人去。”威廉盯着地图上的青岚港,那里是华夏城与外界通商的主要口岸,人员混杂,最容易混入,“让他们别碰工坊和兵营,先从港口的搬运工、账房先生下手,哪怕只弄到他们的账本,也算立功。”

查理犹豫了:“大人,华夏城刚抓了人,现在去太冒险了……”

“冒险?”威廉冷笑,“等他们的火枪比我们的还厉害,等他们的骑兵踏平悉尼港,那才叫真的冒险!去办!出了事我担着!”

三日后,五个金发碧眼的洋人混在英国商队里,登上了前往青岚港的商船。他们穿着体面的西装,说着流利的中文,自称是来采购瓷器的商人,却在登岸后悄悄脱离商队,分头潜入华夏城——有人钻进了码头的酒馆,和搬运工套近乎;有人找到给工坊送原料的货商,想用钱买消息;还有人假装迷路,在兵营附近徘徊,用藏在怀表壳里的微型素描本偷偷画着岗哨位置。

他们不知道,从踏上青岚港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被盯上了。码头的治安队队员老周,看似在清点货物,眼角的余光却始终跟着这几个“特别”的商人,手指在算盘上拨弄着暗号,通知暗处的同伴:“鱼进网了,盯紧点。”

二、天罗地网,巡查布防

华夏城的议事堂里,天宇正看着一张由斥候绘制的“巡查布防图”。图上用不同颜色标注着巡逻路线:红色是骑兵队的边界巡逻线,每两时辰一趟;蓝色是治安队的城内巡查线,重点盯防酒馆、客栈、码头;黑色是潜伏哨的位置,藏在大树上、屋顶上、甚至货栈的夹层里。

“这些红毛鬼子贼心不死啊。”牛皋拍着桌子,手里的短刀在掌心转了个圈,“要不干脆把所有洋人都赶出去,省得麻烦!”

“不行。”天宇摇头,指着图上的青岚港,“贸易不能停,停了就断了获取西药和技术的路子。但防也不能松,得让他们知道,想在华夏城撒野,没那么容易。”

他对赵勇说:“让潜伏哨多留意那些‘新面孔’,尤其是会说中文的洋人。问问码头的老搬运工,酒馆的掌柜,看看有没有人打听工坊、兵营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