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专利武器

王哲那番“将愤怒化为寒冰”的言论,如同一剂强效的凝固剂,暂时封住了“哲牛”内部即将喷发的情绪火山。但所有人都明白,那炽热的岩浆仍在冰壳下汹涌奔腾,寻找着任何一个可以宣泄的缝隙。办公区里的空气不再弥漫着无措的躁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绷紧的、带着金属腥味的寂静,仿佛大战前夕的指挥部,只有键盘敲击声和纸张翻动声,规律得令人心悸。

然而,市场的浊浪并未因“哲牛”的隐忍而有丝毫停歇。就在内部泄密事件发生后的第四十八小时,“迅科”的“灵光一闪”再次“优化”升级。这一次,他们竟然大言不惭地宣布,攻克了“多模态深度联想”技术瓶颈,其演示视频中,系统能根据用户手绘的潦草草图,关联出风格近似的古典画作片段,并生成相应的诗意描述。其核心交互逻辑和输出模式,与“瞬忆”尚在内部测试的“视觉灵感牵引”模块,相似度高达百分之八十!

这已不是简单的抄袭,这是拿着偷来的地图,在别人的领地上插旗宣告主权!

“砰!”

李壮的办公室传来一声闷响,不是愤怒的捶打,而是某种重物被轻轻放下却又带着千钧力道的压抑。他盯着屏幕上“迅科”那得意洋洋的发布会回放,嘴角勾起一丝冰冷到极致的弧度。他的愤怒没有消失,而是被压缩、锻打,变成了一种近乎残忍的冷静。

他没有像上次一样咆哮,而是直接接通了王哲、苏小蕊和张涛的内部通讯频道,声音沙哑而平稳:“会议室,现在。该亮剑了。”

三分钟后,核心团队再次聚集。李壮将一台超薄笔记本推到会议桌中央,屏幕亮起,上面不是“迅科”的宣传片,而是一张庞大、精密、错综复杂的专利关系网图谱。

“各位,”李壮的声音像是磨砂纸擦过钢铁,“愤怒解决不了问题,但这个可以。”他的手指点向图谱的核心节点,“我们‘哲牛’,或者说,我们几个从实验室时代开始,围绕‘心火’引擎及其衍生应用,在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累计申请并获授的核心架构专利,共计一百二十七项。覆盖范围,从最底层的量子-经典混合计算模型、神经语义理解算法,到上层的关联逻辑决策树、多模态信息映射协议……”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地扫过众人,最终落在王哲脸上。

“其中,‘视觉灵感牵引’模块所依赖的‘非对称特征向量对齐技术’,我们在美国、欧盟和中国的专利,是在一年前,也就是模块概念验证阶段就已完成申请,并于三个月前全部获批。比‘迅科’这次所谓的‘突破’,早了整整九个月。”

会议室内一片寂静,只有李壮的声音在回荡,每一个字都像是一颗冰冷的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