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的喜庆气氛笼罩着整个军部。大门上悬挂着巨大的红色灯笼和“欢度春节”的标语,彩旗迎风招展。操场和主要道路两旁清扫得干干净净,处处张灯结彩。虽然天气寒冷,但院子里人来人往,热气腾腾,充满了欢声笑语。
下午三点左右,一辆军绿色的嘎斯吉普车和一辆华沙牌轿车先后驶入军部大院,在机关食堂门口稳稳停下。
邵明珠身着一身崭新的将校呢军装,早已带着政委白洁、参谋长祝平、几名参谋和警卫员在食堂门口等候。他快步上前,亲自打开车门。
李云龙首先从吉普车上跳下来,他今天也换上了一身笔挺的将校呢军装,刮了胡子,显得精神抖擞,但眉宇间还带着他那特有的混不吝的气质。他深吸一口气,咧嘴笑道:
“好家伙!这阵势比老子当年打平安县城还热闹!”
紧接着,田雨和刘念从轿车上下来。田雨穿着得体的深色呢子大衣,围着围巾,显得端庄大方。刘念则穿着一件崭新的草黄色列宁装,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脸上带着温婉而又兴奋的红晕,她手里还提着一个小布包,里面装着给大家准备的一些小礼物。
丁伟也从吉普车后座下来,他同样身着将校呢军长,看着眼前人头攒动、热火朝天的景象,眼睛一亮,用力拍了拍邵明珠的肩膀:
“明珠!行啊你小子!把这年夜饭搞成一场大战役了!这得有多少人?”
邵明珠笑着立正敬礼:“报告各位老首长!军部机关、直属队能来的干部干事,加上文工团全体同志,还有苏联顾问团的专家们,差不多有四百多人!”
“四百多人?!” 李云龙瞪大了眼睛,啧啧称奇:“他娘的,这要是会餐,得摆多少桌?赶上老子一个营的兵力了!”
“老李!注意影响!” 赵刚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只见他和冯楠也刚好赶到。赵刚穿着熨烫平整的军装,神色一如既往的严谨,但眼角也带着节日的笑意。冯楠则挽着他的手臂,微笑着向众人点头致意。
“政委!冯楠姐!你们也到了!” 刘念高兴地迎上去。
邵明珠赶紧向几位老首长汇报情况:“团长,政委,丁军长,田墨轩教授和沈教授说他们年纪大了,喜欢清静,坚持要留在铃铛胡同照看小平安和李特,让我们年轻人好好热闹。”他顿了顿,脸上露出由衷的感激,“两位老先生真是体贴。”
“田教授他们是文化人,喜欢清静,理解理解。” 赵刚点点头。
“行了行了,别在门口杵着了!” 李云龙 大手一挥,迫不及待地说,“赶紧进去!老子要看看你这四百多人的战场是啥样!”
一行人走进机关大食堂。
食堂内部,果然是一派恢弘热闹的景象!
宽敞的食堂大厅足足能容纳五六百人,此刻已经摆满了圆桌,桌上铺着白色的桌布,餐具摆放整齐。大厅前方是一个临时搭建的主席台,上面也摆着一排长桌,显然是给军首长和贵宾准备的。
大厅里人声鼎沸,热气扑面而来!
机关干部和干事们,大多穿着军装,三五成群地站在一起交谈,脸上洋溢着节日的笑容。他们看到邵军长陪同几位气质不凡、身着将校呢的首长进来,纷纷立正敬礼,目光中充满了好奇和敬意。
更引人注目的是文工团的队伍。一百多名文工团员,男团员们精神抖擞,女团员们更是花枝招展,穿着统一的军装,像一群快乐的百灵鸟,聚集在大厅的一角。有的在低声说笑,有的在整理乐器,清脆悦耳的声音为大厅增添了无限的活力。她们好奇地张望着入口处,尤其看到年轻英挺的邵军长时,不少年轻姑娘的脸上都飞起了红霞,交头接耳地议论着。
“老李,你看那边。” 丁伟用胳膊肘碰了碰李云龙,压低声音笑道,“文工团那些小姑娘,可是明珠他们部队的宝贝疙瘩,今天可真是全来了嘿!”
李云龙眯着眼扫了一圈,咧开嘴:“嗯!是不少好兵!精气神不错!” 他的评价总是带着军事眼光。
这时,食堂另一侧传来一阵略显嘈杂的俄语交谈声。只见十多名身穿苏军制服的军官格外醒目,他们正是苏联顾问团。为首的一位,身材高大魁梧,年龄约莫五十岁上下,肩章上缀着大校军衔,鼻梁高挺,眼神锐利中带着一丝温和,正是首席顾问弗拉基米尔·乌里扬奇大校。
弗拉基米尔大校一眼就看到了邵明珠,脸上立刻露出了热情洋溢的笑容,他张开双臂,用带着浓重口音但不流利的中文高声喊道:
“邵!我的老朋友!春节快乐!”
邵明珠见状,也立刻迎了上去,两位异国战友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互相拍打着后背。
“弗拉基米尔!欢迎你来和我们一起过年!” 邵明珠高兴地说。
弗拉基米尔大校松开邵明珠,目光扫过李云龙、赵刚和丁伟,眼中闪过一丝精明和赞赏,他笑着对邵明珠说:
“邵,这几位一定就是你常提起的,你的老团长、老政委和丁军长了吧?都是了不起的将军!我在志愿军司令部就听说过他们的传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邵明珠连忙为双方介绍:“弗拉基米尔大校,这位是李云龙军长,我的老团长。这位是军区政治部副主任赵刚。这位是丁伟军长。这位就是我们X军的首席顾问,弗拉基米尔·乌里扬奇大校,我在志司工作时最好的战友和老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