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垂下眼帘,看了一眼李建业抓着自己衣袖的、布满青筋的手。
然后,他用两根手指,一根一根地,将李建业的手指从自己的胳膊上掰开。动作很轻,却带着一种不容抗拒的坚决。
“李总师,别激动。”
王谦慢条斯理地整理了一下被抓皱的衣领,再抬起头时,目光冷得像两把锋利的手术刀。
“在谈合作之前,”他顿了顿,每一个字都像重锤般敲在李建业的心上,“我们是不是应该,先算一算二十年前的一笔旧账?”
“旧账?”
李建业的身体猛地一僵,脸上的血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去,瞬间惨白如纸。
他身后的团队也安静下来,惊疑不定地看着自己的领导。
“二十年前,国家重点项目‘昆仑’,”王谦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回荡在死寂的走廊里,“不知道李总师,还有没有印象?”
李建业的喉结上下滚动,他强作镇定地开口:“当然记得。那是我们航空人心中永远的痛。当时因为焊接技术不过关,导致项目失败,确实是巨大的遗憾。”
他试图将话题引向“技术路线之争”,这是他多年来应对质疑的标准说辞。
“哦?是吗?”王谦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我听到的版本,可不太一样。”
“我听说,项目最后关头,是因为核心燃烧室的‘特种合金’本身出现了问题,才导致焊接后产生无法修复的裂缝。而我们学校的林振华院长,当时的首席焊工,一人背负了技术落后、刚愎自用的所有骂名,被排挤出核心团队,最终黯然退役。”
王谦向前走了一步,逼近李建业,目光直刺他的眼睛。
“李总师,我很好奇,当年到底是焊接技术出了问题,还是……有人为了强行推行自己主张的国外‘整体铸造’技术,在送去焊接的关键材料上,动了手脚呢?”
听到这里,神州航发团队中,一些年轻研究员的脸色变了,他们看着李建业的眼神,多了一丝鄙夷和不齿。
李建业汗如雨下,嘴唇哆嗦着:“你……你这是污蔑!空口无凭!”
小主,
“空口无凭?”王谦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他从口袋里拿出一张折叠的纸,轻轻展开。那是一份文件的复印件。
“这是当年那批德国进口合金的材料验收单,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材料的‘铼’元素含量,比技术标准低了整整百分之三。而负责最终验收签字的人……”
王谦将那张纸递到李建业面前,指着签名栏上那个龙飞凤舞的名字。
“正是您,刚刚从德国考察归来,意气风发的……李副总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