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州大学,校长办公室。
“啪嗒。”
方学林手中的话筒滑落,在红木桌面上弹了一下,最终掉落在昂贵的手工地毯上。
他整个人像是被抽走了骨头,瘫坐在椅子上。
秘书推门进来,看到他煞白的脸,小心翼翼地开口。
“校长,国家电视台的人已经到了,问我们什么时候出发去比赛场地。”
方学林没有反应,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前方,嘴里反复念叨着。
“断头台……我自己爬上去了……”
国家科技中心,一号演播大厅。
这里被改造成了一个巨大的竞赛场地,灯火通明。
一边,是十五所985高校精英组成的“学院派联队”,人人西装革履,胸前佩戴着各自大学的校徽,神情倨傲。
另一边,是海城科技大学的学生队,统一穿着蓝色的工装,卷着袖子,像是一群随时准备上工的技工。
主席台上,陈部长面无表情地坐着,他身旁,是十几位来自科学院、工程院的泰斗级院士组成的专家组。
演播厅的红色计时器,显示着【72:00:00】。
全国收视率最高的频道,国家一台。
主持人站在舞台中央,声音慷慨激昂。
“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欢迎收看这场史无前例的巅峰对决!”
“一边,是代表我们华夏最高学术殿堂的十五所顶尖学府联队!”
“另一边,是创造了科技界神话,被誉为‘国之新基’的海城科技大学!”
主持人提高了声调。
“陈部长亲自批示,获胜方,将破格组建国家级‘尖端技术攻关青年突击队’,享受院士级资源调配权!”
“这不仅是一场学校间的荣誉之战,更是一场为国选材的终极考核!”
“现在,我宣布,比赛题目!”
背后的大屏幕上,一行大字浮现。
【请在72小时内,设计并制造出一套能在南海高盐、高湿、高强电磁干扰环境下,稳定运行的无人水下巡检设备原型机。】
题目一出,985联队那边,一个戴着金丝眼镜,气质儒雅的青年走了出来。
他是队长欧阳峰,本科四年拿遍了国际所有数学建模和物理竞赛大奖。
欧阳峰接过话筒,对着镜头自信地微笑。
“这个题目很有水平,它考验的不是简单的动手能力,而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学。”
“我们会先建立精确的流体力学模型,对南海环境进行全参数仿真,再通过多物理场耦合计算,设计出最优的电磁屏蔽方案。”
“科学,必须严谨,每一步都要有数据支撑。这才是真正的科研,而不是凭感觉的‘工匠思维’。”
话语间,他轻蔑地瞥了一眼对面穿着工装的海科大学生。
直播弹幕瞬间被引爆。
“学神!这谈吐,这思路,不愧是京州大学的高材生!”
“听到了吗?多物理场耦合!这才是我们985的水平!”
“哈哈哈,对面那帮技校的估计连名词都听不懂吧?”
镜头转向海科大这边。
队长李虎,一个皮肤黝黑,手臂上还有几点烫伤疤痕的壮实青年,直接对着身后的队员们吼道。
“都愣着干嘛!开工!”
他一把抢过旁边队员手里的任务书,看了一眼,直接揉成一团扔进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