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可好,金国成了夹心饼干——北边蒙古人步步紧逼,南边和宋朝死磕,西边还有西夏时不时来捣乱。军费开支越来越大,国库早就空了。宣宗没办法,只能加重赋税,老百姓本来就被战乱折腾得够呛,这下更活不下去了,纷纷起来造反,红袄军等起义军打得金军焦头烂额。
宣宗这时候才慌了神,想收手和宋朝讲和,可宋朝那边早就不搭理他了。他看着地图上越来越小的金国版图,急得嘴上起泡,却一点办法没有。
金宣宗治国不行,用人更是一塌糊涂。他这辈子就没信对过几个人,先是被胡沙虎拿捏,后来又被术虎高琪忽悠。这术虎高琪是个典型的奸臣,只会拍马屁,排除异己,打仗不行,搞内斗一套一套的。有大臣弹劾他,宣宗居然还护着:高琪也是为了国家,你们别老针对他。
直到兴定三年(公元1219年),宣宗才发现术虎高琪确实不是个东西,偷偷摸摸把他杀了。可这时候已经晚了,朝廷里能干的大臣要么被排挤走,要么被冤杀,剩下的不是溜须拍马的,就是混日子的。
有一次,宣宗想整顿吏治,让大臣们推荐贤才。结果推荐上来的不是这个的亲戚,就是那个的门生,没一个有真本事的。宣宗气得拍桌子,可也只能不了了之。他自己也没啥主见,今天听这个说东,明天听那个说西,政策变来变去,底下人都不知道该咋干了。
元光二年(公元1223年),金宣宗的身体越来越差。他躺在病床上,看着窗外飘落的秋叶,心里五味杂陈。这十年皇帝当下来,他没睡过一天安稳觉,可金国却越来越糟——中都丢了,河北没了,山东乱了,和宋朝、西夏全闹翻了,蒙古人还在步步紧逼。
他想不通,自己明明每天都在处理政务,为啥事情会变成这样?他想起金世宗当年的辉煌,再看看自己的处境,忍不住叹了口气。弥留之际,他把太子完颜守绪叫到床边,断断续续地说:好好...守住...祖宗的基业...话没说完,就咽了气,享年六十一岁。
《金史》评价他:宣宗当金源末运,虽勤俭有余,而乏拨乱反正之材。这话算是说到了点子上。金宣宗不是个昏君,他也想把国家治好,可他没那个本事,没那个眼光,更没那个魄力。在那个乱世里,他就像个没头的苍蝇,瞎碰乱撞,最终只能眼睁睁看着金国滑向灭亡的深渊。
参考《金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