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留守之局

一道恩旨,让翊坤宫的愁云惨雾散了大半。

也让紫禁城里那些盼着华妃就此倒台的人,心里堵上了一块大石。

皇帝要去圆明园避暑,随行名单里,赫然添上了华妃的名姓。

这消息像长了翅膀,一夜之间飞遍了六宫。

碎玉轩里,甄嬛刚送走前来道喜的敬嫔,脸上的笑意便淡了下去。

“她倒是好手段。”沈眉庄撇了撇嘴,语气里是毫不掩饰的轻蔑,“抱着个孩子,哭两声,就什么都有了。”

甄嬛取过一旁的剪子,将一截烧得发黑的烛芯剪掉,火光重新明亮起来。

“手段不在新旧,管用就行。”

“曹贵人这一招,是掐准了皇上的脉。”

她声音很轻,却透着一股凉意。

“皇上念旧,更重子嗣。温宜公主是最好的护身符,那支凤穿芍药步摇,则是捅破窗户纸的利器。”

“那咱们就这么看着她得意?”沈眉庄心有不甘。

“急什么。”

甄嬛的目光落在跳动的烛火上,幽幽说道:“去圆明园的日子还长着呢。园子地方大,景致多,谁知道会瞧见些什么有趣的事。”

她不说破,沈眉庄却也懂了。

宫里挪到园子里,看似天高地阔,实则更是个避无可避的修罗场。

而另一处宫苑内,有人早已将目光投向了那座夏日行宫。

青珊端着一碗刚炖好的燕窝牛乳羹,轻手轻脚地走进内室。

她的主子,孙妙青,正对着一幅摊开的巨大画卷出神。

那是一幅简笔的圆明园全景舆图,山形水势,亭台楼阁,都用细密的蝇头小楷标注得一清二楚。

孙家通过内务府包衣的亲戚关系,花了大量时间,费了好些功夫才弄到手的。

“主儿,翊坤宫那位也捞着去园子的恩典了。”青珊将甜羹放在小几上,声音压得极低,带着几分不忿。

孙妙青的指尖在图上一个叫“天然图画”的景点上轻轻点了点,头也没抬。

“这有什么可意外的?”

“抱着温宜公主这张王牌,再打出‘定情信物’那张感情牌,这事要是还办不成,她曹琴默也不配在华妃手底下当军师了。”

“主儿说的是,”青珊撇撇嘴,“只是白白便宜了华妃。”

孙妙青终于从舆图上抬起眼,端起那碗甜羹,用银匙轻轻搅动着,热气氤氲了她眼底一闪而过的精光。

“便宜?”

她轻笑一声。

“有便宜占,就得有代价付。华妃这口气是顺了,可曹贵人那根扎进肉里的步摇,怕是时时刻刻都在提醒她,这份恩典是谁用脸面换来的。”

她舀了一勺送入口中,甜而不腻,恰到好处。

“这宫里,最怕的不是欠了皇上的债,而是欠了身边人的。”

“皇上的债,能用恩宠还。身边人的债,有时候……得用命来填。”

青珊听得心里一凛,不敢再接话,连忙说起了另一桩事。

“对了主儿,随驾去园子的名单都定了。只是有些人,就没那么好的福气了。”

“说来听听。”孙妙青来了兴致。

谁去,是意料之中。

谁不去,才最有说头。

青珊凑近了些:“太后凤体有恙,不去圆明园了。”

孙妙青点点头,这是情理之中。老佛爷,轻易不动,动则必有大事。

青珊顿了顿,继续说道:“此外,淳贵人、富察贵人,还有安答应,也得留在宫里。”

听到最后这个名字,孙妙青搅动甜羹的动作,慢了下来。

来了。

这盘棋里,最关键的一步,终究是避无可避地落下了。

春桃见她不语,忍不住多嘴:“淳贵人年纪小,皇上许是怕她玩野了。富察贵人……前阵子刚惹了祸,不得圣心也是有的。只是可怜了安答应,她家世本就不好,人又怯懦,这才得宠几天,又被撇在宫里,往后的日子怕是更难了。”

“可怜?”

孙妙青轻笑一声,将银匙往白瓷碗里一搁,发出“叮”的一声脆响。

她看向自己的宫女,眼神里没有同情,只有一种近乎冷酷的清明。

“春桃,你要记住,这紫禁城里,最不值钱的就是可怜。”

“被人可怜,就意味着你毫无价值,随时可以被牺牲。”

“安答应如今的境遇,不是因为她可怜,而是因为她还不够狠。”

她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被宫墙切割成四四方方的天。

“被留下,未必是坏事。”

“对有的人来说,是冷宫;可对另一些人来说,却是难得的机遇期。”

皇后这会儿,想必已经备好了一碗暖心暖肺的鸡汤,准备去投资这支“潜力股”,收一枚听话好用的棋子了。

春桃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孙妙青转过身,脸上带着一丝玩味的笑意。

“我进宫也有段时日了,该给我哥哥写封家书了。”

她看向一旁的小沛子:“去趟内务府,打听清楚,最近往苏州送信的,是哪个公公,平日里爱听个戏还是爱喝两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青珊身上。

“再去库里,把那套最素净的湖蓝色常服找出来。”

青珊一愣:“主儿这是要……”

孙妙青将空碗递给春桃,走到窗边,外面天色尚早,但宫里的气氛已经沉闷得像一块湿布。

“去延禧宫。”

“看看富察贵人,也看看安答应。”

春桃小声问,脸上写满了不情愿:“主儿,咱们真要去?富察贵人和安答应刚被皇上撂下,那地方现在肯定晦气得很。”

青珊也蹙着眉:“主儿,安答应也就罢了,富察贵人那个性子,咱们这时候上赶着去,万一被她迁怒,岂不是自找麻烦?”

“就是要她们俩都在,才好去。”

孙妙青走到妆台前,自己动手卸下一支素银簪子。

“一个蠢,一个苦,正好凑一台戏。”

“咱们是去探望‘同病相怜’的姐妹,谁能说出半个不字?”

她的声音很平淡,却让两个宫女听得心里发毛。

“我们,也是被留下的不得意之人,不是吗?”

“皇后娘娘的雪中送炭,太过金贵,也太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