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理性者的非常规提案

名片触手冰凉,上面只有一串数字和一个名字,简洁得像一则未解的谜题。

林晚星在原地站了好一会儿,直到画廊经理送完客回来,带着一脸好奇凑到她身边。

“晚星,可以啊!江先生居然给你递了私人名片?”经理的语气里充满了不可思议,“你知道多少人想搭上他这条线吗?他那个‘星宸科技’,可是今年创新大赛的黑马,估值这个数!”经理夸张地比了个手势。

林晚星捏着名片,心里更乱了。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与那个闪耀着科技光环的世界隔着千山万水。

“他……只是问了我一幅画。”她试图解释,声音却没什么底气。

“问画?”经理挑眉,显然不信,“总之,这是个机会,抓住了说不定就不用愁找工作了!”他拍了拍林晚星的肩膀,带着羡慕走开了。

机会?林晚星看着画布上未完成的《星涌》,那片汹涌的蓝色仿佛也映照着她此刻的心境。她将名片小心地收进画具箱的夹层,像藏起一个不切实际的秘密。

接下来的两天,生活似乎回到了正轨。投简历,上课,在租来的小房间里画画。但那串数字和那个名字,总会在她空闲时,不经意地跳入脑海。

他说的“合作提案”到底是什么?

这种悬而未决的感觉,像鞋子里的一粒小石子,不影响行走,却时刻提醒着它的存在。

第三天下午,林晚星正在宿舍里修改一幅参赛作品的草图,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一个陌生的本地号码。

她的心莫名一跳。

接通电话,那边传来一个低沉而熟悉的声音,依旧是那样开门见山,不带任何寒暄。

“林晚星同学?”

“……是我。江先生?”

“是我。明天下午三点,大学城外的‘星心有你咖啡厅’,我们谈谈提案细节。”他的语气是不容置疑的陈述,而非询问。

林晚星握紧了手机:“江先生,您至少应该先告诉我,是什么类型的合作?”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瞬,似乎是在评估这个要求的合理性。

他顿了顿,像是在选择最精准的词汇,“需要你发挥艺术感知力,并需要你以特定身份配合我的,短期项目。具体细节,面谈。”

艺术感知力。特定身份。

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让林晚星心中的疑团更大了。但对方显然没有在电话里解释的打算。

“地址我会发到你手机。请准时。”

说完,不等林晚星回应,电话便被挂断,只剩下短促的忙音。

干脆利落得近乎失礼。

林晚星看着暗下去的手机屏幕,一种被巨大未知攫住的感觉涌上心头。去,还是不去?

室友苏念敷着面膜从卫生间出来,见她愣神,随口问:“谁的电话?魂都丢了。”

林晚星把事情的经过,包括画廊的初遇和这通电话,简单说了一遍。

苏念一把扯下面膜,瞪大了眼睛:“星宸科技的江辰?那个传说中的‘江辰本人’?他找你合作?还要面谈?”

林晚星无奈地点点头。

“去!必须去!”苏念瞬间进入“军师”状态,围着林晚星转了一圈,“这可是条超级大腿!不过……”她话锋一转,露出警惕的神色,“这种高智商精英,心眼儿比蜂窝煤还多。他找你一个在校学生,还要‘特定身份’?听着有点悬。明天我陪你一起去,在隔壁桌守着,万一有什么不对劲,我立马报警!”

好友的过度反应让林晚星有些哭笑不得,但心底那份不安,却奇异地被冲淡了些许。

“沉默咖啡”坐落大学城僻静的一角,装修是极简的工业风,灰墙、绿植、原木桌椅,空气中飘着现磨咖啡豆的醇香。下午三点,店里人不多,安静得能听见轻柔的背景音乐。

林晚星按照短信提示,走到最里面靠窗的位置。

江辰已经到了。

他今天穿着一件浅灰色的针织衫,少了些衬衫的正式感,但坐姿依旧挺拔,面前放着一台打开的轻薄笔记本电脑,手边是一杯喝了一半的黑咖啡。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他棱角分明的侧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使他看起来像一幅精心构图的冷调人物画。

林晚星深吸一口气,走了过去。

“江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