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星能感觉到院长好意下的担忧。她沉默着,尚未回答,坐在她身旁、一直以全息投影形式参会的江辰(他本人正在处理一个紧急的国际技术标准会议),却突然切入了音频频道。
他的声音透过扬声器传来,冷静得像是在分析一组实验数据:“根据舆论传播模型分析,此类基于立场预设的争论,参与对话只会提升其关注度,为对方提供更多可攻击的素材。最优策略是保持沉默,让作品本身完成对话。”
院长有些尴尬:“江先生,道理是这个道理,但学术界的声音,有时候也不能完全忽视……”
“声音的权重,取决于其背后的逻辑力量,而非音量大小。”江辰的语气没有丝毫波澜,“当展览开幕,当观众亲身站在《未尽的拥抱》面前,感受数据与情感的交响;当他们走入《地心共鸣场》的片段体验区,感知星球的脉搏时,任何基于陈旧框架的质疑,都会在真实的体验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小主,
他顿了顿,补充道,语气里带着一种近乎傲慢的笃定:“我们不需要说服他们。我们只需要呈现。时间会自然筛选出有价值的观点。”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江辰的逻辑无懈可击,但他那种完全超越常规学术博弈层面的思维方式,让在场习惯了在话语权中打转的学院派们感到一种莫名的压迫感。
林晚星看着屏幕上江辰那个代表在线状态的、稳定闪烁的光标,心中那片因为外界质疑而产生的微小波澜,彻底平复了。她转向院长,微微一笑:“院长,就按江辰说的办吧。我们专注于把展览做到极致。”
她选择相信他的判断,相信他们共同创造的作品所蕴含的力量。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就在展览开幕前一周,一个更具体的麻烦找上门来。一位与“黑曜石画廊”关系密切的国内收藏家,通过律师发来函件,声称林晚星早期一幅已被私人收藏的画作《风逝之河》中,使用了某种特殊的、受版权保护的矿物颜料技法,要求回顾展不得公开展出该作品的高清图像或细节,否则将提起法律诉讼。
这显然是一次有备而来的骚扰战术,旨在分散他们的精力,甚至在展览前夕制造法律纠纷的阴云。
文景将消息传来时,语气凝重:“对方证据准备得很充分,打官司会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对展览氛围肯定有影响。”
林晚星看着那封措辞严谨的律师函,眉头紧锁。这幅早期作品对她有特殊意义,是她探索色彩与情感关系的起点,若因这种无谓的纠纷而无法完整呈现,无疑是种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