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9月的承德,秋阳穿透云层,洒在刚从战火中收复的城墙上。
何大清的抗日纵队已改编为“华北人民解放军独立旅”,1.8万名队员身着统一的草绿色军装,整齐地列在承德城外的练兵场上,步枪斜挎、刺刀出鞘,士气如虹。
自日本宣布投降后,他们刚肃清了承德周边的残余日军,还没来得及休整,一通来自延安的紧急电话,就将新的使命送到了面前。
通讯兵握着电话,声音响亮地向何大清传达指令:“延安命令!命你部即刻从承德北上,协助101首长所部,先行从国民党军手中夺回东北三省战略要地!东北是工业重镇,也是战后重建的关键,绝不能让国民党军抢占先机!”
何大清接过电话,指尖因用力而微微发白,声音却坚定有力:“请延安放心!独立旅保证按时抵达指定位置,配合101首长,坚决夺回东北!”挂下电话,他转身登上练兵场的高台,目光扫过台下一张张熟悉的脸。
这些跟着他从热河拼杀到承德的兄弟,眼里没有丝毫疲惫,只有对新任务的期待。
“兄弟们!”何大清的声音透过扩音器传遍全场,“日本鬼子投降了,但和平还没真正到来!国民党军想趁着咱们刚打完仗,抢咱们的胜利果实,把东北这块肥肉吞下去!东北有工厂、有煤矿、有粮仓,是咱们国家的命脉,绝不能让他们得逞!”
他指着东北的方向,手臂用力一挥:“现在,延安命令咱们北上,配合101首长收复东北!这一战,不仅是为了守住胜利果实,更是为了让东北的百姓早日摆脱战乱,过上太平日子!有没有信心?”
“有!有!有!”队员们的吼声震得周围的树木微微晃动,步枪举过头顶,阳光照在刺刀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当天下午,承德城内就进入了紧张的备战状态。
后勤队的队员们忙着将兵工厂生产的步枪、迫击炮装上卡车,牧场里的牛羊被宰杀、制成肉干,农场里的粮食被装成一个个粮袋,连同从商城兑换的压缩饼干、急救包,一起运往车队——何大清知道,从承德到东北,路途遥远,且可能随时遭遇国民党军的拦截,必须做好充足的物资准备。
“老赵,把所有的反坦克炮都带上,国民党军有美式坦克,咱们不能吃亏!”何大清对着后勤队长老赵叮嘱道,又指向一旁的通讯车,“电台要保持畅通,随时跟延安和101首长的部队联系,确保路线不偏差。”
承德的百姓们得知部队要北上收复东北,纷纷自发前来支援。
王大娘带着村里的妇女们,连夜赶制了几百双布鞋,送到队员手中:“孩子们,路上穿着暖和,多杀几个国民党反动派,给咱们东北的百姓报仇!”
几个年轻小伙则推着自家的马车,赶来帮忙运送物资:“何司令,我们熟悉承德到赤峰的路,让我们给部队带路吧!”
何大清看着眼前的百姓,心里满是感动。他对着大家深深鞠了一躬:“谢谢乡亲们!等我们收复了东北,一定回来跟大家一起建设承德,让咱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下午3时,车队准时出发。100多辆卡车、马车排成长长的队伍,在承德百姓的目送下,朝着东北方向驶去。
车轮滚滚,扬起阵阵尘土,队员们坐在卡车上,唱着抗日时的歌谣,眼神里满是坚定。
从抗击日军到守护胜利果实,他们的战斗还未结束,而这一次,他们要为了新中国的未来,拼尽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