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沙场砺将

1952年初春的朝鲜砥平里外围,残雪在战壕边融成泥泞,空气中还飘着未散的硝烟。

何大清站在临时搭建的观察哨里,手里攥着磨损的地图,指腹在“美军第2师撤退路线”上划过。

经过三天两夜的追击,他率领的113师不仅收复了砥平里以东的全部阵地,还在龙源里设伏,歼灭美军一个加强连,缴获3辆坦克、12门迫击炮,甚至截获了美军的后勤补给车,里面装满了还没开封的巧克力和防寒服。

“师长!美军又退了!三营已经追到了清川江边,他们连炊事车都扔了!”通信兵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脸上沾着泥点,声音里满是兴奋。

何大清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远处的公路上,美军的卡车正狼狈逃窜,有的车为了减重,甚至把武器扔在了路边,扬起的尘土在初春的冷风中弥漫。

他抬手抹了把脸上的硝烟,嘴角露出一丝疲惫却坚定的笑——从铁原阻击战到砥平里追击,113师打了一场又一场硬仗,战士们虽然疲惫,眼神却依旧亮得像战壕里的火把。

他转身对参谋说:“让三营别追太急,注意防空,美军的飞机可能会来掩护撤退。另外,把缴获的防寒服分给伤员和新兵,巧克力留给炊事班,给战士们煮点热乎的。”

这次追击战,何大清又用了“穿插分割”的老办法——他摸清美军第2师撤退时兵力分散、后勤脱节的弱点,让一营从正面牵制,二营绕到美军侧翼切断退路,三营则带着反坦克小组,在龙源里的山谷设伏。

美军没想到志愿军会在雪后泥泞的地形里快速穿插,等他们进入伏击圈时,连坦克的履带都陷在泥里,只能被动挨打。

战斗最激烈的时候,美军的F-86战斗机赶来支援,对着志愿军阵地狂轰滥炸。

何大清亲自带着防空小组,扛着高射机枪在战壕里隐蔽,等飞机低空俯冲时突然开火,一口气打下两架,剩下的飞机吓得赶紧拉高,再也不敢靠近。

三营营长赵刚在冲锋时被弹片划伤了胳膊,却依旧举着步枪喊:“跟着师长冲!把美国鬼子赶回老家去!”

战后清点战果时,参谋拿着统计册念:“歼灭美军327人,俘虏46人,缴获坦克3辆、迫击炮12门、卡车18辆,还有大量弹药和物资……”

何大清没在意这些数字,而是先问:“咱们的伤亡怎么样?”“轻伤89人,重伤17人,牺牲9人。”听到“牺牲9人”,他沉默了片刻,对参谋说:“把牺牲战士的名字记好,家属地址都核对清楚,战后一定要把抚恤金送到家。”

这种“既要打胜仗,又要保士兵”的指挥风格,让113师的战士们格外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