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婉锋”成立

“同志,您这个‘经营范围’不能这么写!”柜台后面,一个戴着套袖的中年女办事员“啪”地一下把陈锋递上去的申请材料推了出来,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食品生产与销售’?太笼统了!你得写清楚,具体是什么食品!是糕点?是糖果?还是酱油醋?不然我们没法批!”

陈锋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窜起的火苗,努力让脸上的笑容显得更真诚些:“同志,我们主要生产辣条和辣椒酱,但未来可能还会开发其他食品,写得太具体,以后每增加一个品类都要来变更,太麻烦,也给政府添负担不是?”

“规定就是规定!”女办事员扶了扶厚厚的眼镜,敲着墙上贴的流程说明,语气没有丝毫通融,“必须写具体!辣条……这算什么类别?你得归到‘淀粉及膨化食品’或者‘调味面制品’里!还有,你们的‘公司章程’里,法定代表人签名的地方,必须用蓝黑墨水,不能用圆珠笔!重写!”

林婉秋赶紧上前,接过被退回的材料,柔声道:“好的,同志,我们马上按您的要求改。”

目标是清晰而迫切的——拿到“婉锋食品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获得合法的市场主体身份。然而,在这个凡事讲究规章、流程繁琐的年代,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拦路虎。这已经是他们第三次因为类似的文件格式问题被退回申请了。

“锋哥,要不……我去买瓶蓝黑墨水?”走出工商局大门,林婉秋看着手里被画了好几个红叉的材料,轻声问道。

“买!”陈锋斩钉截铁,他抬头看了看灰蒙蒙的天空,压下心头的烦躁,“不止墨水,所有格式,都按最死板、最挑不出毛病的样子来!婉秋,这章程,你再逐字逐句核对三遍,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错!”

他知道,跟这些办事人员置气毫无用处,只会浪费时间。想要快速通关,就必须比规定更“规定”。

接下来的几天,陈锋和林婉秋几乎把工商局的门槛踏破了。林婉秋展现出了惊人的耐心和细致,她准备了一个厚厚的牛皮纸档案袋,里面分门别类地装着所有材料:公司章程、验资证明(动用了他和婉秋几乎所有的积蓄,凑足了注册资金)、经营场所租赁合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每一份文件都工整清晰,符合所有格式要求。

陈锋则发挥了他人情练达的一面。他不再只跟柜台办事员纠缠,而是通过之前建立的关系,辗转找到了工商局一位姓王的科长。他没送礼,只是再次带上自家的产品,诚恳地说明了企业现状和发展规划,重点强调了“婉锋”已经解决了三十多个就业岗位,并且计划在新厂房投入使用后,继续招收街道推荐的待业青年。

“王科长,我们就是想正正经经做个企业,给国家创点税,给社会解决点就业。”陈锋话说得实在,“这手续卡在这里,耽误一天,就是一天的损失啊。”

王科长品尝着“婉锋”辣条,又打开那瓶试制的辣椒酱闻了闻,点了点头:“味道确实独特。小陈啊,你们的情况我了解了,符合政策扶持的方向。这样,材料按规矩准备好,我帮你们跟下面打个招呼,加快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