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三声锤落,地灯三闪

“我们不用编号,那套把人变成数字的把戏,我们不用了。”他拿起一份刚刚整理好的档案,展示给众人看,“文件的索引方式是‘出生地+乳名+生平一句话’。我们不怕被查,更不怕被一键删除,因为这里根本没有所谓的中心数据库。一切都在我们心里,在这些纸上。”

他将那份档案郑重地放入第一个格子。

众人凑近了看,只见标签上写着:秦淮小梅,地语传人,死前最后一句是“告诉孩子别怕喊错名字”。

立夏那日,金陵城迎来了久违的晴天。

在城郊一片清理出来的废墟上,由幸存者们协力建起的“归名碑林”迎来了它第一次“补名仪式”。

数十块打磨光滑的石碑静静矗立,上面空无一字,等待着它们的主人。

白桃站在第一块新碑前,手中握着铁锤与钢凿。

她深吸一口气,对照着手稿,一锤一凿地开始镌刻。

力道不大,却沉稳无比。

叮,当,叮。

“秦——”

“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小——”

“梅——”

每落一字,她身后的陆九便会操控地下的线路,让碑林的地灯随之闪烁一次。

三声锤落,地灯三闪,仿佛是这座沉寂已久的城市,在迟来地回应着这个迟来的名字。

当“梅”字的最后一笔刻完,白桃退后一步。

全场一片肃静。

就在这时,一位步履蹒跚的老妇人从人群中走出,她端着一只粗瓷碗,碗里盛着几个青绿色的清明团子,还冒着热气。

她颤巍巍地将碗放在碑前,用袖子擦了擦墓碑,仿佛在抚摸女儿的脸颊。

“闺女啊……这是你最爱吃的……妈给你带来了。”她抬起头,布满皱纹的脸上老泪纵横,对着所有人,也对着天地大声说道:“她叫小梅!我的闺女叫小梅!不是什么狗屁‘实验体叁捌’!”

这一声哭喊,像是点燃了引线。

全场静默之后,是如海啸般的悲伤与行动。

数百人陆续上前,他们献上的不是香烛纸钱,而是各式各样的东西。

一个男人放下一个拨浪鼓,哭着说这是他儿子周岁时没来得及送出的礼物;一个年轻女孩献上一件叠得整整齐齐的旧毛衣,那是她姐姐亲手织的;还有人带来了糖果、玩具、磨损的课本、甚至是一碗阳春面……

祭品越堆越高,渐渐在碑前形成了一座五彩斑斓的“名字之山”。

每一件物品,都代表一个鲜活的生命,一个被记住的故事。

碑林的风波很快传到了临时市政府。

陆九没有等待,他带着一份《真名录》的副本,直接找到了负责民政的官员。

那官员官僚地打着哈哈,说什么“特殊时期,百废待兴,这种没有官方文件支持的‘民间行为’,不好贸然纳入地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