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荣归故里沐亲恩 拜谢尊长启新程

“彦儿!哎呀,我的好外孙!你可回来了!”张老汉一把拉住陈彦的手,激动地上下打量,“好!好!这身秀才服穿着,精神!真精神!”

舅舅张大山也笑着过来,用力拍了拍陈彦的肩膀:“好小子!真给你娘,给咱们老张家争气!小三元!了不得!了不得啊!”

舅母闻声也从后堂出来,满脸堆笑,热情地招呼陈彦坐下,又忙着去沏茶拿点心。

坐下后,外公张老汉感慨道:“前些日子,县衙的官报贴出来,镇上的人都看到了!咱们镇上的秀才公,还是小三元!你外公我这脸上,可是光彩得很哪!这几天,来铺子里买东西的人,都要夸你几句!我这心里,比喝了蜜还甜!”

陈彦谦逊道:“外公过奖了。孙儿侥幸得中,离不开长辈们的养育之恩,更离不开外公平日里的教诲和舅舅舅母的关爱。”

“哈哈,好孩子,不骄不躁,好!”张老汉越发高兴,“你娘这些年,不容易。你能有今天,她最高兴!往后啊,更要好好读书,争取乡试、会试,一路考上去,光宗耀祖!”

陈彦点头应承,又将带来的礼物奉上。外公舅舅推辞一番,最终还是高兴地收下了。一家人叙了许久家常,舅母还硬留着陈彦吃了午饭才放他走。浓浓的亲情,让陈彦倍感温暖。

从外公家出来,陈彦又去了县衙投帖,求见县令周文正。 他深知,自己能顺利参加科举,除了师长家人,也离不开地方父母官的支持与认可,尤其是县试时周县令点他为案首,更是一份知遇之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周县令闻报,很快便在二堂花厅接见了陈彦。

“学生陈彦,拜见县尊老父母!”陈彦身着生员服,恭敬地行礼。

“快快请起!陈案首不必多礼!”周县令笑容满面,亲自虚扶一下,示意陈彦坐下,“本官早已恭候多时了!得知你今日返乡,正想着你何时会来呢。”

“学生昨日方归,今日特来拜见老父母,感谢老父母昔日提点之恩,以及日前亲临寒舍道贺之谊!”陈彦态度诚恳。

周县令满意地点点头:“嗯,年少成名,而不忘本,知恩图报,殊为难得。你县试之文章,本官便觉不凡,如今院试再夺案首,连中三元,实至名归!此乃我县文教之盛事,本官亦与有荣焉。”

两人交谈片刻,周县令勉励陈彦要戒骄戒躁,继续潜心向学,将来为朝廷效力。他还提及,已将陈彦之事上报学政衙门,并准备将其事迹载入县志,以励后学。陈彦一一恭敬受教。

临别时,周县令又赠予陈彦一些书籍和文房用品,并道:“日后若在学业上有何疑难,或是家中有什么难处,可随时来县衙寻本官。”

“多谢老父母厚爱!学生定当努力向学,不负厚望!”陈彦再次深深一揖。

辞别周县令,走出县衙,陈彦抬头望了望清河县熟悉的天空,心中一片澄澈。荣归故里的喧嚣与喜悦渐渐沉淀下来,他知道,院试的辉煌已成过去,“小三元”的荣耀是肯定,更是鞭策。前方的路——乡试、会试、殿试……还有更广阔的天地和更艰巨的挑战在等待着他。

而此刻,他需要的是短暂的休憩,是亲情的滋养,然后,便是新一轮的蓄力与启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