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西湖潋滟涤尘心 画舫笙歌初识情

------

第一百二十四章 西湖潋滟涤尘心 画舫笙歌初识情

夕阳西下,余晖将西湖水面染成一片瑰丽的橙红,远山如黛,近水含烟。陈彦、赵修远、柳云卿等十余名岳麓学子,沿着苏堤漫步,连日来贡院中积攒的压抑和疲惫,在这如画的湖光山色中渐渐消散。微风拂面,带来荷花的清香,令人心旷神怡。

众人谈笑风生,议论着方才的考试,也畅想着未来的前程。经历了七天的煎熬,此刻的放松显得尤为珍贵。周文博指着远处的雷峰塔,讲述着白娘子的传说;赵修远则对湖上的画舫品头论足,点评其精巧构造;柳云卿虽不多言,但看着波光粼粼的湖面,嘴角也带着轻松的笑意。陈彦走在众人中间,感受着这份难得的闲适,心中一片宁静。

随着夜色渐浓, 湖上亮起了点点灯火,画舫中传出悠扬的丝竹管弦之声,更添几分旖旎风情。这时,一位名叫李茂才的学子(就是之前书院中对辩时那位高瘦学子)提议道:“诸位兄台,如此良辰美景,岂可无丝竹助兴?小弟知道湖边有家‘春雨阁’,雅致非常,歌伎的曲艺更是临安一绝。不若我等前去小坐,听听曲子,小酌几杯,岂不快哉?”

此言一出,顿时引来一片附和之声。这些年轻学子,刚刚经历了巨大的压力,正值血气方刚之年,对那传说中的风月场所,既有好奇,也有向往。赵修远首先笑道:“茂才兄好提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听雨阁’的风月,也该见识见识!”柳云卿脸上微红,眼神闪烁,既有些腼腆,又掩不住一丝跃跃欲试,他悄悄拉了拉身旁陈彦的袖子,低声道:“陈兄,一起去看看吧?”

陈彦闻言,脸上不禁也有些发热。他前世是个标准的“单身狗”,连恋爱都没正经谈过,更别提涉足这等场所了。如今虽然顶着个十五岁少年的皮囊,内里却是个成年人的灵魂,骤然听到要去青楼,心下不免有些窘迫和犹豫。正想寻个借口推脱,却见赵修远冲他挤挤眼,柳云卿也是一脸期待地看着他,两人脸上都泛着不自然的红晕,显然是“春心荡漾”了。陈彦心中暗笑,看来这两位师兄也是“嘴上说着不要,身体却很诚实”。转念一想,自己如今好歹是个读书人,见识一下这个时代的“文艺沙龙”似乎也无妨,只要守住底线即可。再说,这可是“合法”的,机会难得!

于是,他压下心中的一丝异样,点了点头,故作镇定道:“既然诸位师兄有雅兴,那便同去见识一番。”

一行人于是转向, 沿着湖边小路,来到一处灯火通明、装饰雅致的楼阁前。匾额上写着“听雨阁”三个娟秀的大字。早有伶俐的龟公迎了上来,见是一群文质彬彬的学子,心知是贵客,满脸堆笑地将他们引到二楼一间宽敞的雅间。

雅间布置得十分清雅,墙上挂着山水字画,案上摆着古琴香炉,窗外正对西湖夜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众人刚落座,便有侍女奉上香茗点心。不一会儿,一位身着淡紫色衣裙、气质娴静的中年女子走了进来,自称是阁中的管事娘子,笑语盈盈地询问诸位相公想听什么曲子,要点哪位姑娘。

赵修远显然是此中老手,熟练地点了几支时下流行的曲子,又要了几坛上好的花雕酒。李茂才等人也纷纷补充。那管事娘子笑着应下,转身出去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