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月光与枷锁(李白)

“还不错,和同学好久不见了。”希流如实回答。

“同学……”李白轻声重复,手指摩挲着酒壶上的纹路,“我等你很久了。没有你的夜晚,连月光都显得寡淡。”他的语气带着一丝委屈,但那双紧盯着她的眼睛,却像是在审视一件失而复得的、差点被别人碰触的所有物。

他自然地揽住她的肩膀,力道不容拒绝:“下次,想聚会的话,可以叫来我这里。我这里有最好的酒,最妙的景致,保证比外面有趣。”他的话语像是邀请,却更像是一种圈定地盘的行为。

希流感到了些许不适,但被他以“关心”和“思念”为由轻轻带过。

类似的事情层出不穷。他会“不经意”地评论她某位男性同事“眼神不正”,会“开玩笑”地说她某位女性朋友“过于聒噪,配不上她的宁静”。他开始对她的行程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兴趣,总能“恰好”在她下班、放学的时间出现在她必经的路上。如果希流没有及时回复他的信息,他下一句话可能会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郁:“流,我的诗写到了最精彩的部分,却找不到人分享,这让我心烦意乱,只好多饮了几杯。”

他的爱,开始像他诗中的月光,无处不在,却也带着冰冷的、令人无处遁形的压力。

转折点发生在一个艺术沙龙之后。希流受朋友之邀参加一个画展闭幕派对,现场有不少艺术家和评论家。一位欣赏希流气质的年轻画家,主动与她交谈,两人就一幅抽象画聊得颇为投缘。对方还礼貌地询问能否以她为灵感,创作一幅人物素描。

希流觉得这只是正常的艺术交流,欣然应允。派对结束时,画家礼貌地送希流到门口,并约好了下次写生的时间。

希流心情不错地回到家门口,却看到李白抱着手臂,斜倚在她家的门框上。他没有喝酒,眼神异常清醒,甚至有些锐利,像出鞘的剑。他嘴角勾着笑,但那笑意未达眼底。

“聊得很开心?”他问,声音平静得可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嗯,认识了一个很有趣的画家朋友。”希流一边找钥匙,一边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