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四场:韩信加花絮

第二波戏 · 极致病娇

第四场:希流 × 韩信

主题:最优解的囚徒·逻辑牢笼

场景设定: 不再是普通的大学办公室,而是韩信作为特聘教授拥有的、位于数学系大楼顶层的一间极其私密的个人研究室兼休息套间。希流因为在一个由韩信主导的关键科研项目中表现出“不稳定因素”(源于她试图引入韩信认为“非最优”的思路),被韩信以“项目攻坚,需要绝对专注和环境控制”为由,“邀请”至此进行封闭式研究和“思维校准”。

(场景:研究室宽敞但略显冰冷,四面墙壁几乎被白色书写板覆盖,上面写满了复杂的公式和演算过程。空气中有淡淡的旧书和咖啡的味道。唯一的窗户开阔,但外面是高楼林立的城市景观,给人一种置身精密仪器内部的感觉。希流坐在一张符合人体工学的椅子上,面前是堆叠的文献和打开建模软件的电脑。韩信站在一块白板前,背对着她,正在完善一个复杂的模型。)

(开场:韩信放下记号笔,转身,银发下的紫眸冷静地扫过希流,如同扫描仪在检查数据。)

韩信 (声音平稳,没有一丝波澜):“希流,你第三部分的数据输入,比预定时间晚了4分17秒。并且,你尝试引入的那个变量,我计算过,会导致整体效率下降8.3%,属于无效甚至有害的冗余。”

希流 (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语气带着疲惫和一丝反抗):“韩老师,我认为那个变量代表了现实情况中的不确定性,考虑进去模型会更健壮……”

“错误。” 韩信打断她,走到她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她,镜片后的目光锐利,“现实中的不确定性,正是需要被剔除的‘噪声’。最优解之所以为最优,就在于其纯净和高效。你的任务,是理解它,执行它,而不是用你那些不成熟的‘想法’去污染它。”

他的话语像冰冷的手术刀,精准地切割着她的自信和独立思考。

希流 (感到一阵无力):“可是……”

韩信 (没有给她争辩的机会,俯身,一只手撑在桌沿,另一只手拿起她面前的草稿纸,指着上面的一处计算):“这里,你的逻辑跳跃了。按照标准推导,下一步应该是这样。” 他随手在旁边空白处写下一行简洁而优美的公式,动作流畅,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看到了吗?这才是正确的路径。偏离它,就是在浪费时间,浪费我为你精心规划的‘最优成长资源’。”

他的靠近带来一股清冽的气息,混合着墨水和一丝冷冽的木质香,但希流只感到窒息。他无处不在,掌控着她的时间,她的思路,甚至她呼吸的空气。

希流 (深吸一口气,试图做最后的挣扎):“韩老师,我想我需要休息,需要一点自己的空间和时间……”

韩信 (直起身,微微歪头,像是听到了一个无法理解的请求,紫眸中闪过一丝极淡的困惑):“空间?时间?” (他环视了一下这个设备齐全的套间),“这里就是最理想的空间,屏蔽了所有不必要的干扰。至于时间,” 他抬起手腕,看了一眼他那块极其精准的腕表,“你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已经被最高效地纳入了计划。休息,已经在日程表中安排了固定的时段,时长经过精确计算,足以恢复精力,又不会产生惰性。”

他走向控制面板,按了几下,窗帘缓缓合上,室内灯光调节到最适合阅读的亮度和色温。“你看,环境参数也已优化完毕。你还需要什么‘自己的’空间和时间?” 他转过身,看着她,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将人物化的冰冷,“你的存在,你的思维,你的时间,都是为了达成‘最优结果’这个终极目标的变量。而我的职责,就是确保所有变量,都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

希流 (猛地站起来,声音因为愤怒和恐惧而提高):“我不是你的变量!我是人!我有自己的思想!”

韩信 (对于她的激动,反应依旧是近乎非人的平静,甚至嘴角勾起一丝极淡的、仿佛看到程序出现预期内错误的弧度):“人的思想,充满了随机性和非理性,是效率最大的敌人。” (他一步步走近,步伐稳定,如同设定好的程序),“希流,你是我见过最有潜力的‘资产’之一。我不允许你被那些低效的、属于‘人’的部分所拖累。”

他停在她面前,伸出手,似乎想触碰她的脸颊,但在最后一刻停住,转而扶了扶自己的眼镜,动作优雅而克制。

韩信 (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种近乎催眠的笃定):“放弃那些无谓的挣扎吧。服从我的规划,融入我为你设定的逻辑体系。在这里,在我的绝对掌控下,你会褪去所有杂质,达到你个人价值的巅峰。这,才是对你而言,唯一有意义的‘存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