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涛并未直接前往所谓的“明珠岛”。云芷口中的修士聚集地固然能提供信息,但也意味着更多的目光与潜在的麻烦。在彻底恢复并熟悉海外环境之前,他更倾向于利用刚刚发现的“业力潮汐”之地,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与修炼。
他隐匿气息,如同融入海风的幽灵,悄然返回那片暗红色的海域外围。这一次,他更加谨慎,神识如同最精细的梳子,一遍遍扫描着这片区域的每一寸海水、每一缕空气,不仅感应业力的浓度,更探寻其源头与运行规律。
业火红莲在丹田内轻轻摇曳,与这片海域产生着玄妙的共鸣。凭借着红莲对业力的超强感知和自身对阵法的理解(得益于阵傀宗遗冢的收获),宁涛渐渐察觉到了异常。
这片海域的业力并非均匀分布,也非完全无序弥漫。在那暗红色海水的下方,极深之处,似乎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缓慢脉动着的“源点”。更为精妙的是,以这个源点为中心,周遭的业力流动隐约构成了一个庞大而残缺的天然循环!这个循环并非人为布置,更像是此地特殊的环境——可能是上古战场、大规模生灵陨落之地,结合某种海底地脉与天地规则,自然形成的奇异格局。
它将逸散的业力约束在一定范围,使其不至于完全污染更广阔的海域,同时又以一种缓慢的速度,将这些业力“研磨”、“稀释”,返还于天地。只是这个天然循环似乎受损严重,效率低下,导致业力大量淤积,形成了这片绝地。
“天然形成的……业力循环?” 宁涛眼中爆发出惊人的光彩。这与他体内以镇碑碎片构建的四象循环,何其相似!虽然一个宏观于天地,一个微观于己身,但核心的“秩序”理念,隐隐相通。
观察数日后,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要尝试,引导并加强这个天然的业力循环!
并非为了净化这片海域(他还没那么伟大),而是为了创造一个更稳定、更高效,且独属于他的修炼场!
他潜入海中,避开几处因业力淤积而产生的、能侵蚀神魂的暗流,来到那个巨大“源点”的上方。那是一座沉寂的海底火山口,但喷涌出的并非岩浆,而是浓郁到化为实质的暗红色业力烟雾。火山口周围,散布着无数巨大的、非自然形成的嶙峋怪石,其上残留着强大的灵力碰撞痕迹和早已干涸的暗沉色泽,证实了此地确为古战场。
宁涛取出得自阵傀宗遗冢的阵盘、阵旗,以及一些备用的灵石、矿石材料。他并未完全照搬任何已知阵法,而是以自身四象业力循环为蓝本,结合对此地天然循环的观察,开始小心翼翼地布设。
他以那些巨大的古战场怪石为天然阵基,以精纯的混沌法力刻画引导符文。他的目标是,布设一个“聚拢”与“梳理”之阵,将周围逸散的无主业力更高效地汇聚到火山口上方一定区域,并模拟四象循环的部分功能,对其进行初步的“分流”与“沉淀”,剔除掉最狂暴、最有害的部分情绪杂质。
这是一个极其精细且危险的工作。他必须确保自己的阵法不会破坏本就脆弱的天然循环,反而要像给生锈的齿轮上油、给堵塞的河道清淤一样,辅助其运转。同时,还要时刻抵抗浓郁业力对心神和法力的侵蚀。
整整三日,宁涛不眠不休,神识高度集中,如同最耐心的工匠,一点点地完善着这个被他命名为 “小业力潮汐阵” 的复合阵法。
当最后一道符文在作为阵眼的一块黑色矿石上亮起,并与海底火山口的脉动达成和谐共振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