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朝堂上演忠奸辩,牛辅秒变磕头虫!

长安未央宫,宣室殿内,气氛比太学里的经辩现场还要凝重几分。

王允王司徒,此刻正脸红脖子粗,唾沫星子几乎要喷到御案之上,对着少年天子以及一旁脸色发苦的太尉杨彪,发动第不知多少轮的“语言攻势”。

“陛下!屯田之策,实乃与民争利,败坏高祖太宗之制!《周礼》有云,兵农各司其职,方是治国正道!岂可混淆?若开此先例,恐天下效仿,豪强并起,私蓄部曲,国将不国啊陛下!”王允挥舞着胳膊,声音因为激动而尖锐,“更何况,强征民夫,必致怨声载道,有损陛下仁德!杨公!你乃四世三公,海内人望,岂能不知此中利害?怎能附议此等权宜之计?!”

杨彪感觉自己太阳穴突突直跳,恨不得用手里的笏板把眼前这个倔老头敲晕过去。他深吸一口气,努力维持着世家领袖的风度,语气却难免带上一丝疲惫和火气:“子师(王允字)!事急从权!如今关中凋敝,兵力空虚,西凉军心未附,若无一支可信之兵,难道要等李傕郭汜打上门来,再用仁义去感化他们吗?此乃非常之时之权宜之计,待局势稳定,自当恢复旧制,如何就动摇国本了?”

“权宜?今日权宜,明日权宜,祖制纲常便要崩坏殆尽矣!”王允毫不退让,梗着脖子,“即便要募兵,也当循正途,岂能行此捷径,贻害无穷!”

刘协坐在龙椅上,心里默默吐槽:“好家伙,这王允真是个顶级杠精啊!杨老头都快被你逼疯了……。”

他正琢磨着怎么给这场辩论画个句号,殿外黄门侍郎的声音适时响起:

“报——陛下!原董卓部将牛辅,已于宫门外候旨,请求觐见谢恩!”

争吵声戛然而止。

王允猛地扭头,眼中瞬间爆发出惊人的光芒,他立刻转向刘协,疾声道:“陛下!国贼余孽,竟敢踏足宫阙!此乃天赐良机,正该将此獠明正典刑,以儆效尤,震慑西凉诸逆!”

杨彪眉头紧皱,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终却化作一声叹息,摇了摇头。

刘协心里乐开了花,脸上却波澜不惊,甚至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犹豫”,缓缓道:“哦?牛辅来了?宣他进来吧。”他瞥了一眼战意盎然的王允,心想:都不用朕特意安排,你这黑脸角儿就自动就位了,敬业!

很快,一阵沉重而略显慌乱的脚步声传来。只见牛辅几乎是手脚并用地爬进大殿的。他一身尘土,脸色惨白,额头上全是冷汗,肥胖的身躯因为恐惧而不住颤抖。“罪……罪将牛辅,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万岁!”声音抖得不成样子,“罪将糊涂,昔日为虎作伥,罪该万死!蒙陛下天恩浩荡,不予追究,罪将感激涕零,特来叩谢天恩!陛下但有所命,罪将万死不辞!”说完,又是砰砰砰一连串响头,磕得极其实诚。

刘协还没开口,旁边的王允已然勃然大怒,怒骂:“呸!无信无义之徒!巧言令色,鲜矣仁!董卓祸国,罪恶滔天,你身为爪牙,助纣为虐,戕害忠良,荼毒百姓,如今势穷来投,几句轻飘飘的谢罪之言就想抹煞前愆?天下岂有这般便宜之事!陛下!此等狼子野心之辈,绝不可留!当速速推出午门,斩首示众,以正国法,以安民心!”

王允的声音如同炸雷,在大殿中回荡,每一个字都带着凛然的“正义”和毫不掩饰的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