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些平日精于算计、以家族利益为上的世家代表们,此刻在这视听的双重震撼下,竟也感到一股久违的热流在胸中翻涌。有人不自觉地屏住了呼吸,有人脸颊泛红,有人甚至觉得眼眶有些发热。那乐曲,那怒吼,那铁血军容,仿佛一瞬间刺穿了层层利益的外壳,触碰到了他们内心深处或许连自己都已遗忘的、属于“汉”的骄傲与热血。一种想要为之呐喊、为之效力的冲动,竟短暂地压过了权衡与利弊。
一个方阵接着一个方阵,以同样的精准,同样的磅礴气势,在《汉风烈》的伴奏下一次次怒吼着“为大汉战!为天子战!”,通过阅台。吕布的傲然,关羽的威严,张飞的狂猛,赵云的锐利,马超的昂扬......每一位将领的独特气质,似乎都感染了他们身后的整个方阵,让每个百人队在大一统的严整中,又透出细微却鲜明的差别,但无一例外,都带着那股敢战必胜、碾碎一切的恐怖气势!
脚步声、甲胄声、枪刃破风声、那一声声向右------看的怒吼,以及随之而来的惊天怒吼,与激昂的乐曲交织在一起,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观礼者的感官。
世家代表们脸色潮红,手心出汗,彼此交换着震撼的眼神。他们终于明白,天子这一个月锻造出的,是一把真正意义上的、绝对忠诚于他且战意滔天的利刃!任何敢于挑战皇权的念头,在这支铁军面前,都显得可笑而脆弱。而那直击灵魂的乐曲与呐喊,更让他们在那一刻清晰地感受到:自己首先是一个汉人,然后才是世家之主,虽然这份热血可能仅仅能持续到这场阅兵结束,但仍然影响了世家部分人员,尤其是年轻的世家子弟。
文官集团一片死寂,许多人如同王允一般,被震慑得说不出话来,心中百味杂陈。
当最后一个方阵通过,全体在广场另一端重新列队,转身面向阅台,肃立无声时,《汉风烈》的最后一个音符也恰好在此时铿锵收尾。整个天地间仿佛只剩下寒风呼啸和那令人心悸的沉默,以及观礼者们胸腔中那尚未平息的、陌生的澎湃。
刘协上前一步,目光缓缓扫过全场,最后落在那些面色复杂、心神激荡的世家代表方向,嘴角勾起一丝微不可查的弧度。
他的声音,清晰地传遍全场:
此,乃朕之新军!
此,乃大汉之锋刃!
乱臣贼子,魑魅魍魉,试其锋否?
话音落下,广场上千三百健儿齐声怒吼,声裂苍穹:
战!战!战!
怒吼声在未央宫阙间回荡,经久不息。
无数观礼者在这惊天动地的战吼中,心神摇曳,难以自持。
皇甫嵩老将军望着台下那支浴火重生的铁军,又看向阅台上那小小却如山岳般的身影,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在轰鸣:
天佑大汉!陛下......真乃神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