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的深秋,空气里带着大都市特有的清冷与喧嚣。曼哈顿中城一栋摩天大楼的顶层,灯火辉煌,“全球文化遗产创新基金会”的“薪火相传”巡展启动仪式暨颁奖晚宴正在这里举行。衣香鬓影,名流云集,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嘉宾们低声交谈,空气中流淌着优雅与文化的氛围。
铁柱穿着一身剪裁合体的深色中山装,身姿挺拔,虽不似周围那些常年在名利场周旋的人般圆滑,却自有一股沉稳如山、不容忽视的气场。林雪则是一袭改良过的墨色旗袍,领口点缀着细腻的苏绣竹纹,典雅大方,她挽着铁柱的手臂,从容地应对着各方投来的目光和问候。
他们的出现,吸引了不少注意。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东方面孔带来的独特气质,另一方面,也因为近期匠人村在国际上经历的风波,让他们身上自带了一种“故事感”。
“那位就是赵先生?看起来真年轻。”
“听说他们刚刚打赢了一场很艰难的官司,保住了自己的声誉。”
“他们的作品在米兰获得了特别大奖,很有实力……”
窃窃私语声中,铁柱和林雪被引到了安排好的座位。展区已经开放,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代表作陈列其中。匠人村带来的,不再是单一件作品,而是一个微缩的“匠人村场景”——有正在操作的古法织机(由张婶的一位高徒演示),有展示着各种榫卯结构的木工台,当然,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件在米兰获奖的“生生不息”光影装置,在纽约的夜色背景下,更显神秘与灵动。
许多嘉宾驻足在匠人村的展位前,流露出浓厚的兴趣。一位满头银发、气质雍容的老妇人,在“生生不息”前停留了许久,眼中闪烁着惊叹的光芒。
“这光影……仿佛有生命在流动。”老妇人用带着口音的英语对身边的铁柱和林雪说道,“我能感受到一种宁静而强大的力量。”
林雪微笑着上前,用流利的英语介绍道:“夫人,这件作品名为‘生生不息’,讲述的是生命与传承的故事。光线模拟的是自然的韵律,而支撑它的,是我们中国传承千年的竹构技艺。”
老妇人赞赏地点点头:“非常美妙。我是伊莎贝拉·罗西,基金会的理事之一。你们的作品,让我看到了文化遗产在当代的真正活力,而不仅仅是博物馆里的标本。”
铁柱心中一动,这位罗西夫人是基金会的重要人物,她的认可至关重要。他上前一步,不卑不亢地说:“罗西夫人,感谢您的赞赏。我们相信,真正的传承,是让古老的智慧在当下焕发新的光彩,融入现代生活。”
罗西夫人看着铁柱清澈而坚定的眼神,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说得很好,年轻人。期待稍晚的颁奖环节。”
晚宴正式开始,基金会主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强调了在全球化和科技浪潮下,保护文化多样性、推动遗产创新的重要性。随后,进入了颁奖环节。
一个个奖项颁出,现场掌声不断。当轮到“年度文化遗产守护奖”时,主持人念出的提名名单中,果然有“华夏匠人村”。
大屏幕上播放着匠人村的介绍短片,画面中,是杨师傅专注打磨榫卯的眼神,是张婶手指在丝线间翻飞的灵巧,是铁柱在工坊里与众人讨论的场景,是“生生不息”装置梦幻的光影……伴随着悠扬的东方音乐,一股深沉而坚韧的力量透过屏幕传递出来。
“……获奖者是——”主持人打开信封,拖长了声音。
铁柱和林雪的手在桌下悄然握紧。尽管告诉自己要平常心,但此刻,心跳仍不由自主地加速。这不仅是一个奖项,更是世界对他们道路的认可。
“——来自华夏的,匠人村!恭喜赵铁柱先生,林雪女士!”
热烈的掌声瞬间响起!聚光灯打在铁柱和林雪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