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下并非实体,而是无数未来分支的叠加态,每一瞬都有亿万个“可能”在生灭。
天空是流动的因果线,交织成繁复到令人目眩的网状结构,时而有无形的涟漪荡开,那是某个关键抉择引发的时空震荡。
这是一个可能性末梢,是某个重要宇宙事件。
或许是某个文明的终极抉择,或许是某个物理常数的偶然波动产生的、所有未被实现的可能性的汇聚之地。
这些被抛弃的“可能”,如同幽灵般在此徘徊、堆积,形成了这片怪诞的领域。
寂灭之刃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如同蜂鸣般急促的震颤。
它感应到的,是另一种层面的混乱——既定现实的缺失,存在根基的动摇。
在这里,“真实”与“虚幻”的边界模糊不清,一切皆有可能,也一切皆无意义。
顾诚的出现,立刻成为了这片概率云海中一个不和谐的“确定点”。
无数游荡的可能性残影被吸引,它们没有固定形态,时而化作他曾终结过的丧尸潮汐扑来。
时而化作辉煌文明的虚影试图同化他,时而甚至模拟出他记忆中某些模糊的片段,进行情感上的欺诈攻击。
这些攻击并非实体,甚至不完全是能量或精神,而是基于“假如”这个概念的逻辑武器。
“假如你当初选择了另一条路……”
一个充满诱惑的残影低语,展示着顾诚未曾经历的、可能存在的安宁生活图景。
“假如寂灭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另一个充满恶意的残影嘶吼,模拟出因为他干预而变得更加悲惨的星球终末景象。
它们在试图用“可能性”来否定顾诚“现实”存在的意义,动摇他执行“寂灭”的决心。
顾诚的步伐第一次出现了极其微小的凝滞。
这些攻击触及了一个更深层的问题:
他的巡行,他所执行的终结,在无穷的可能性分支中,是否真的具有唯一且正确的意义?
寂灭之刃的光芒明灭不定,仿佛也在进行着激烈的内部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