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谈判

张硕推了推眼镜,从容不迫地站起身:"各位,数据是死的,但市场是活的。宁零县去年的GDP增速达到70%,远超全国平均水平。根据我们的测算,未来三年内县城城镇化率将突破50%,这正是商业综合体布局的最佳窗口期。"

他翻开笔记本:"各位,宁零县虽然目前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3万元,但年复合增长率达到68%。更重要的是,周边300公里内没有任何一家大型商业综合体,潜在辐射人口超过2000万。"

会议室里响起轻微的议论声。那个戴金丝眼镜的年轻人突然打断道:"但这些数据都是基于政府规划,实际落地情况......"

"这位老总,"张硕不卑不亢地打断他,"我不是夸我们书记,更不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自从我们肖书记上任以后,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宁零县的经济迅速腾飞,到明年初,全年GDP基本可以实现翻一番。试问,这种能力和毅力全国有几个人可以做到?"

他的表情专注又认真,"既然你们做过调查,所以我想你们对我们肖书记也做过调查吧?

如果你们调查,那你们就应该知道,肖书记不是那种后劲不足的年轻干部,他的政路很稳,各位都是聪明人,相信都明白我说的是什么意思。

所以,我们明年会向省里申请省级经济开发区,首批计划入驻的12家企业中就已有4家是上市公司。"

牛刚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目光转向黄兴。黄兴立刻会意,笑着说:"老牛,做生意要讲究个先机。等别人把肉吃完了,你连汤都喝不上热乎的。"

财务总监看了看牛刚,突然发问:"你们能提供多少配套资金?"

"资金?"张硕笑了笑,"你们做企业,哪有政府出钱的道理。实在不好意思,配套资金的话,我们目前还没做这个计划。"

会议室里的开始喧闹起来。几个部门主管开始交头接耳。牛刚突然抬手示意安静,转头对肖北说:"肖书记,你的人很专业啊。"

肖北微笑回应:"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我们县政府班子既有懂经济的博士,也有实务的专家。"

牛刚看了一眼身边一个年轻人,年轻人站起身问:“既然你们不准备提供资金支持,那么我想问,你们县政府能给我们提供什么支持呢。”

张硕和陈青纷纷看向肖北,来的太仓促了,对方很专业,根本没有给他们时间商量这些具体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