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对了,推导过程你留了吗?”
“留了。”
颖儿整理出厚厚的一沓草稿纸,这是齐点教她的。
齐点说,往后她的水平高了,别人很有可能看不懂她写的东西,需要草稿来帮助理解。
齐点把结果和草稿都整理成电子版,然后提交到了启示计划,顺便备注上:仅调整表达形式,不影响计算结果。
……
近一个月来,霍德华的办公桌上始终铺满写满复杂符号的草稿纸,电脑屏幕上也持续展示着那个由齐点与宋颖构建的数学模型。
倒不是他也想尝试优化,而是他觉得这个几乎由纯数据建立的模型能有这么高的准确率,肯定揭示了一点真理。
只要能找到线索,哪怕只是一点点,那就可以展开真正的理论研究。
他的数学功底不弱,但也只是足够自己使用。
看懂这个模型对他来说很容易,但看到模型背后揭示的真理却是一件难事。
他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暂停研究,开始处理启示计划的各项事务。
就在他批阅了几份常规报告后,系统提示有新的文件提交,来自齐点和宋颖。
霍德华微微一怔,下意识看了一眼日期。
他们优化这么快?上周不是才提交过吗?
随后就看到了齐点的备注。
“调整了表达形式……”
霍德华带着一丝好奇,开始滚动屏幕,仔细审阅起来。
新的模型在视觉上确实显得更为干净和优雅。
冗余的中间变量被精简,公式的排列逻辑也更加清晰,仿佛拂去了宝石表面的尘埃。
他一行行看下去,满意地点了点头,这种形式上的优化对于理解和传播都大有裨益。
他认真看了起来,但看一半,他就被其中的一组公式吸引了目光,滚动的手指忽然停住了。
不是这组公式本身有什么错误或难以理解之处,恰恰相反,它们严谨而优美。
但就在理解它们含义的时候,霍德华感受一股极其微弱的熟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