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2章 诡异场论

有了实验结果作为支撑,姜启直接开始着手构建诡异场论。

他坐到自己办公室的电脑屏幕前,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偶尔停下来在草稿纸上写下几行算式,然后又继续敲击键盘。

桌上的茶早已凉透,他却浑然不觉。

实验数据已经摆在面前。

现在,是时候构建真正的理论了。

说实话,姜启从来都不是一个擅长设计实验的人。

他的强项从来不在实验场上,而在白板前,在草稿纸上,在那些抽象的符号和方程式的推导中。

理论构建,才是他的舒适区。

而现在,终于到了他最擅长的环节。

草稿纸上,一个全新的理论框架正在逐渐成型。

姜启从量子场论的基本原理出发,将诡异现象纳入到场的语言中。

在量子场论中,每一种粒子都对应着一个场。

电子是电子场的激发。

光子是电磁场的激发。

夸克是夸克场的激发。

W和Z玻色子是弱场的激发。

他在草稿纸上写下场的拉格朗日量,然后开始尝试引入一个新的项。

诡异场的贡献。

这个场必须满足几个基本要求。

第一,它必须能够与真空的量子涨落耦合,这样才能解释物质创生的实验结果。

第二,它必须能够与现有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强力、弱力、电磁力、引力发生耦合,这样才能解释诡异能力的多样性。

第三,它必须具有局域性,作用范围有限,这样才能解释为什么诡异影响只在特定区域内生效。

但也不一定,这点还存疑,需要仔细讨论。

第四,它必须能够解释污染现象和能量不稳定性。

姜启花了整整三天时间,推导、验证、修正、再推导。

手边的草稿纸堆得越来越高,屏幕上的公式也越来越复杂。

但理论的轮廓,正在逐渐清晰。

第四天上午,姜启完成了诡异场论的基本框架。

他将理论的核心内容整理成文档,标题是:

《诡异场论:统一框架下的诡异现象解释》

核心假设:

一,存在一种新的基本场。诡异场(x,t),它是宇宙中第五种基本相互作用的体现。

二,诡异场可以处于不同的能量态。

基态:场强接近零,对宏观世界几乎无影响

常态:场强较低,表现为污染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