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制片人制”的本质区别是,我们内地的电影,是由导演发起的。
一个导演想拍电影,先去找本子。
剧本要么自己写,要么根据某部小说改编,亦或是去找知名的编剧约稿。
把自己的想法告诉那位编剧,编剧写出来之后,自己再去做调整。
经常一部电影的导演,还会出现在“编剧”一栏中,就是这个原因。
敲定好剧本之后,导演拿着剧本去寻找电影公司投资。
资金到位后,再去挑选演员,甚至电影中的插曲,都要导演去找......
也就是说,国内的电影,是以导演为中心展开的。
导演是整部电影项目绝对的BOSS,地位非常高。
而西方的电影市场,则是制片人为BOSS。
本质上,他们剧组里的导演和演员是一样的地位,都是被聘请来,给制片人干活的。
苏凌风最为看中彼得导演的,就是基于他们西方电影市场的“制片人”制度。
彼得作为西方电影圈极具影响力的人物,本身就对整部电影的宣传,有着很大的作用。
再者,他在上一世,已经证明了自己在执导奇幻题材电影方面的能力。
苏凌风对于今天,能见到彼得导演,且对方有可能会执导自己本子的情况,还是有着很浓烈兴趣的。
既然在正式谈论项目之前,双方都对另一方的条件,表现出了不浅的兴趣。
这一谈论过程,就显得顺利多了。
双方几番试探之后,基本都掌握了对方的底线,很快话题就深入起来了。
“苏总,依您的意思,这部电影您是作为联合出品人的身份出现,而制作电影的过程,交于我们,是嘛?”
雄狮电影的老板约翰逊,将苏凌风先前的观点,概括总结着问道。
当然了,这些话经过了现场的翻译徐小曼,翻译给苏凌风听的。
苏凌风向来谈合同时,都很谨慎,且认真,不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发现对方概括总结的还不够细致,连忙给补充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