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7章 要的就是名头

“只是.......宫中的事情,我也听说了。”

长孙无忌痛心疾首。

“你,唉,糊涂啊。”

长孙无忌这样一说,朴满城就知道,他指的是什么了。

都是自己这张嘴惹的祸。

该死的渊盖苏文。

西八,你姓什么不好,你非要姓渊!

长孙无忌将朴满城的反应尽收眼底。

火候也差不多了。

“事已至此,陛下虽宽宏,未予深究,但心中不快是必然的。此时再想让陛下全力相助,难啊……”

“要不这样吧,使者不妨多多展现高句丽对大唐的诚意,如何?”

“毕竟,有正儿八经的实在东西,让陛下看到你们的诚意,还有价值,此事,或可继续谈。”

“否则,莫说陛下那里,便是朝中百官,听闻使臣如此不敬,那奏章便要如同冬日里的雪花一样,落到桌案上了。”

“众口铄金呐。”

朴满城早已被长孙无忌这一番连削带打、软硬兼施的话说得心神大乱,加上自己确实理亏,恨不得当场扇自己两个大嘴巴子。

此刻的他如同溺水之人,拼命想要抓住任何一根稻草,连忙躬身:

“是是是,司空所言极是!只是……只是外臣愚钝,不知该如何是好,还请长孙司空不吝指点迷津啊!”

长孙无忌依旧是一脸为难。

长孙无忌闻言,脸上那为难的神色更重了,摆手道:

“诶,这话从何说起。你们高句丽要如何展现诚意,具体要做些什么,我一个外人,实在是不好说,也不便多说啊。”

“不过,你所求之事,我也的确考虑过。”

“使者,我也不妨与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我是大唐的司空,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势必要为大唐着想的,你是高句丽的官员,深受王恩,你也要为你们的国家着想,是不是?”

长孙无忌此言一出,也是拉近了两人之间的关系。

与高句丽使臣聊天,七分假意混着三分真情,这才能让人看不出深浅。

朴满果十分认同这话,连忙点头:“司空深明大义,外臣感佩!”

长孙无忌也不再兜圈子了。

“使者问起,老夫这里倒是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大唐与高句丽一衣带水,除却贵国要展现诚意来消融陛下怒火之外,咱们两边的联系,也要加深一些,如此,方能震慑宵小不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辽东,势必是要安稳下来的。”

“使者不妨先看看,这其中条款。”

长孙无忌将早就准备好的“条件”,白纸黑字的摆在了朴满城的面前。

朴满的呼吸,在看到具体内容的瞬间,骤然停滞了。

“这!!”

越是细看,脸色越是苍白,额头上刚擦去的冷汗又涔涔冒出。

这纸是好纸,但是这上面的每一个字,都是一把剜向高句丽血肉的尖刀。

猛地抬起头,看向长孙无忌,声音因激动和恐惧而有些变调:“司空!这……这代价是否太过巨大?乌骨城乃我国西门户.......若按此议,我高句丽……我高句丽颜面何存?”

“我王派外臣前来,是怀抱着对大唐的赤诚敬意,希望能得到天朝庇护,共御国贼。”

“可若依此条款,不过是前门拒虎,后门进狼!外臣……外臣实在无法向我王交代,更无颜面对高句丽百姓啊!”

长孙无忌早已料到他会是这般反应,倒也未曾动怒,脸上甚至依旧挂着那副温和却又疏离的神情,只是端起茶杯,轻轻呷了一口,方才不疾不徐地开口。

“使者,此言差矣。”

“你口口声声说代价巨大,颜面何存。”

“那老夫倒要问你,是几座城池、几个口岸的‘颜面’重要,还是你高句丽宗庙社稷的存续重要?”

“又或者是荣留王的身家性命,与这些死物比起来,孰重孰轻。”

长孙无忌放下手上茶杯,目光如炬,看着朴满城。

“你说无法向你王交代?那你可曾想过,以你与你们的王世子在长安城的所作所为,以致大唐袖手旁观,他日盖苏文铤而走险,血洗王城之时,你待如何向你王交代?”

“届时,这纸上的条件再送到大唐来,也晚了。”

“高氏一族血脉能否存续,都在两可之间!”

这番话如同重锤,狠狠砸在朴满心上,让他浑身一颤。

长孙无忌语气稍缓,但话语依旧锋利。

“至于‘国将不国’?使者,你要弄清楚,大唐此举,非是要亡你高句丽,恰恰是要‘存’你高句丽!”

“为了保全高建武的王位,保全你高句丽国祚,才需要这些‘诚意’作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