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4章 孩儿立志出乡关

司仪高唱:“大唐泾阳书院,西进支援誓师大会,启——!”

顿时,钟鼓齐鸣,声震四野。

书院司业梁甫上前,宣读《告西进学子书》。

“……此去西海,道阻且长!然,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尔等身负所学,胸藏锦绣,此正乃报效国家、建功立业之秋也!”

.......

话音落下,台下学子方阵中便爆发出雷鸣般的呼声:“不负韶华!不辱使命!”

紧接着,朝廷鸿胪寺官员代表皇帝和朝廷,授予支援团象征性的“旌节”与“舆图”,寓意着赋予他们开拓疆土、宣示王化的重任。

而后,李渊亲自对学生们讲了几句,更是将学生们的情绪推向了更高处。

说完之后,李渊看向李复。

“让你们的副院长,泾阳王李复,说几句吧。”李渊笑眯眯的将李复叫到了台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复面带微笑,微微颔首。

稳步走到台前,目光缓缓扫过台下那一张张年轻而充满朝气的面孔。

“诸位学子!”李复的声音清朗,带着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今日,你们站在这里,即将远行。我知道,前方有艰苦,有未知,或许还有危险。”

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昂扬:

“但我也知道,你们心中更有热血,有理想,有‘手提三尺剑,开拓万里疆’的豪情!书院教给你们的,不只是书本上的字句,更是经世致用的本领,是敢为人先的胆魄!朝廷和书院为你们铺好了路,备足了粮草,剩下的,就需要你们用双脚去丈量,用双手去创造!”

他举起手臂,高声问道:

“告诉我,你们可有信心,让西海之畔,响起我大唐学堂的朗朗书声?!”

“有!!” 声浪震天。

“你们可有勇气,让戈壁荒原,变成我大唐新的粮仓沃土?!”

“有!!”

“你们可有决心,让大唐的旗帜,在你们手中,于西疆高高飘扬,永不坠落?!”

“有!!!” 最后的回应,如同海啸般汹涌澎湃,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绝。

“好!”李复重重颔首,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那便,出发!”

随着他一声令下,鼓乐再次大作,变得激昂奋进。

支援团的学生代表快步上台,从李复和官员手中郑重接过那面象征着使命的团旗。

他奋力挥动旗帜,面向所有学子,发出了最后的誓言:

“吾等在此立誓:此去西海,必恪尽职守,锐意开拓!以我之学,报效国家!以我之血汗,铸就边疆!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大唐万胜!”

“大唐万胜!!”

“大唐万胜!!”

“大唐万胜!!”

全体学子,连同周围所有的师长、亲友、百姓,都自发地跟着高声呼喊起来。声浪一浪高过一浪,直冲云霄,仿佛连天地都为之震动!

在这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中,学子们转过身,背着沉重的行囊,却迈着无比坚定的步伐,按照预定的序列,开始有序地走出书院广场。

广场外,朝廷派遣的护卫军马早已列队等候,旌旗招展,甲胄鲜明。学子们迅速融入这支队伍。

车辚辚,马萧萧,队伍缓缓启动。

看到这帮热血年轻的学子们如此便出发了,站在高台上的李渊也忍不住热泪盈眶。

叹息一声,笑了笑。

“人老了,也变得多愁善感了啊。”

“这样的场景.........”

李渊拿出帕子,擦了擦泪水。

“着实令人动容啊。”

“怀仁,这书院,很好,学生们,更好。”

即便是学富五车的李渊,在面对如此震撼人心的场面,也不由得落泪,思来想去,不知该如何形容自身的心情。

这份炙热的赤诚,是这一生都不可多得的宝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