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北地傅氏

于是长期在汉朝为质的楼兰王安归的小儿子被拥立为新的楼兰王。

本来他这一生基本要老死在汉朝的京城,没想到还有成为楼兰王的一天。

他上位后,非常感激大汉王朝,终他一朝,楼兰国始终作为汉王朝的附属国存在,完全没有任何反叛的想法。

傅介子也因为此功被封为义阳侯,食邑七百户。

北地傅氏也从这时开始慢慢崛起。

王莽篡汉后,忠于大汉的北地傅氏被清算,剥夺了义阳侯的爵位,北地傅氏从此开始蛰伏起来。

到了东汉末年,北地傅氏再次开始崛起。

傅燮,字南容,身长八尺,容貌魁梧,面有威容。

年少时,入洛阳求学,师从太尉刘宽,举孝廉后,听说举荐他的太守逝世,于是弃官前去服丧,受到世人的敬重。

之后大汉王朝各地动乱不堪,傅燮跟随皇甫嵩前往各地平乱,多立战功。

战事结束后,论功行赏之时,傅燮功高本应该封侯,但因为曾经上书汉灵帝而得罪了十常侍之一的赵忠。

赵忠从中作梗,诬陷傅燮,汉灵帝还记得傅燮曾经的上书,知道对方乃忠臣。

并没有问罪,但也没有大肆封赏,只是任命其为安定都尉。

没过多久,傅燮因为生病,辞去了安定都尉,回家养病。

病好之后,朝廷征傅燮入朝廷担任议郎一职。

中平二年(公元185年),边章、韩遂率领凉州叛乱军寇略三辅地区,朝廷派遣皇甫嵩率领北军督董卓等人前去平乱。

当时的朝廷本就国库空虚,凉州又经常叛乱,导致朝廷不得不派遣重兵前去平乱,随之而来的就是徭役愈发的加重。

司徒崔烈在朝廷会议上提出放弃凉州的建议,汉灵帝于是召集百官讨论放弃凉州的可能性。

司徒崔烈坚持己见,言语之中非常激烈。

傅燮挺身而出,手指崔烈道:“下官认为,只有斩了司徒,天下方可安定。”

百官面面相觑,不知傅燮这是唱的哪出戏!